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超刺激生存遊戲 – 2014TMAN全員逃走中

1


日本綜藝節目【全員逃走中】是一個街頭生存遊戲,參與遊戲的「逃亡者」必須在一定限時內,在製作單位所劃定的場地中,躲避「獵人」的追捕。成功躲避追捕可獲得獎金,被抓到則獎金歸零。遊戲過程中會不時穿插任務,增加遊戲的難度及趣味性。


 2


這個遊戲在TMAN鐵人隊好手『陳志旻』的巧思下,再搭配上曉春教練擅長的【定向越野】,同時可以訓練間歇與爆發力,和訓練方向感與判釋地圖能力,著實是個訓練又具備闔家歡樂的遊戲。因此TMAN在6/29日這天舉行平民版的全員逃走中。   TMAN版全員逃走中遊戲簡介: 【逃亡者】 此次的逃亡者分成二個組別,一為雙人組,其二為家庭組。逃亡者的配備如下: 1、行動電話:每位逃亡者的基本配備之一。遊戲本部會透過手機傳達逮捕情報、消息及任務。另外,逃亡者可用手機彼此聯絡,也可傳簡訊,一有人傳達則全員都會收到,多出現在逃亡者遇到委託或緊急狀況時發布,切記,千萬不能調靜音。


3


2、定向地圖:圖內為此次新生公園地圖,裡面標示有15個點,每個點藏有標誌貼紙,此次任務為將每站貼紙貼於名牌後的正確位置,逃亡者躲避獵人的追捕的同時,也需要有效率的搜集定向貼紙,最快搜集完成的隊伍則為第一名。


4


【獵人】 一般來說獵人需穿著黑西裝帶黑墨鏡,但擔心獵人中暑,因此身著藍色TMAN POLO衫,帶上運動風鏡,同時獵人必需不苟言笑,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能有表情。獵人在遊戲中負責追捕逃亡者,擔任獵人者需兼具「短跑爆發力及長跑耐力」,且外貌一定要夠冷酷,平時需緩步行走,但一看到獵物就需立即手刀前進。由於獵人具有極快的速度、驚人的體力和冷酷的外表,因此逃亡者對獵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恐怖」、「很快」、「根本不可能逃過」,因此即使遊戲結速後,逃亡者久久也無法消除對獵人的恐懼。


5


此次擔任獵人者皆為TMAN鐵人隊中的佼佼者,這種組合幾乎逼瘋了所有逃亡者。由左至右為鐵人賽的常勝軍龐哥;剛獲得金山鐵人賽第三名的仁信,IRONMAN 226第五名的五爺;常常手刀追翹課小屁孩的教官P拔;10KM有著35分實力的大哥;女子半馬1hr51min的紹晴;鐵人三項恐怖組的超級新秀,最佳成積2hr17min的德德;剛從舊金山惡魔島逃出並獲得台灣第二名的囚犯steven;最後是前三鐵國手與十項全能的曉春。   遊戲準備開始,先由此次主辦人講解遊戲規則。 此時大家神情還一派輕鬆,完全不知道等等會掉入什麼樣的可怕地獄中。


6


講解完後,大家被帶到出發區。此時大家興高採烈的研究手上的定向地圖,並商量要怎麼跑。


7


而就在此時,獵人們悄悄的出場並定位完成。


8


大家一轉頭看到獵人們,整個好開心啊~平常難得看到他們嚴肅的形象,不好好整一整他們怎麼可以!獵人打死都不淮笑,笑了就先輸一半!


9


10


遊戲開始前,先分成二個位置,雙人組的在草坪外,家庭組的則站在木棧道上,因為家庭組的小朋友可化身小天使保護大人,所以家庭組有30分鐘豁免權,前30分鐘獵人看到家庭組的都不能抓。


11


這個遊戲就從擲骰子開始,派出一個人來擲骰子,擲到幾點,獵人就前進幾步。一共有16格可以前進,若是擲到16都沒有出現獵人之眼,則大家就可以先逃命,獵人會在大家出發後的1分鐘後出發;但是若是這期間擲到獵人之眼,則獵人就會立即出發。


12


幸運女神賈永婕負責這次的擲骰子任務,就讓妳的好手氣讓大家可以輕鬆的逃吧!千萬不要擲中惡魔之眼啊~求求泥~~~


13


結果真不知道該說這女神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一丟就中!大家除了吃驚還是吃驚。骰子一落地尖叫聲此起彼落,就看大家瘋狂逃竄,第一批獵人立刻手刀奔出。
緊張刺激又好笑的影片連結


14


15


到處都有獵人巡視的感覺好可怕哦,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放出一枚獵人,且大家都會在手機群組中收到獵人釋出的訊息,更顯的氣氛可怕。


16


17


隨後就是一連串的逃命,能躲就躲,驚險畫面處處可見。這時候根本不用顧形象了~


18


19


202122232425陸續出現被逮捕的逃亡者。


26


被逮捕者被安置在同一處監牢裡,就在這有吃有喝又可以乘涼的監牢裡等待同伴的救援。 27隨著被逮補者愈來愈多,免死金牌釋出,由幸運女神拿著免死金牌到指定地點,逃亡者收到指令可前往指定地點尋找免死金牌,獲得免死金牌後可到監牢利用金牌救出隊友,擁有免死金牌者在前往救隊友途中不怕獵人追捕,直至救出隊友後免死金牌則失效。隊友們的有情有義在此時可看的出來,有兒子來救爸爸媽媽,有女夥伴來救男夥伴,有叔叔救外甥,還有小朋友拿免死金牌來救爸爸,卻發現爸爸不在牢中,於是就順手將其他阿姨叔叔救出的,真大心。 282930313233不過這樣的追捕也不是一直持續下去的,遊戲開始後1個半小時,獵人們就會回巢結束任務。所以在獵人回巢後,大家就可以安心的尋點囉。獵人們應該累壞了吧~! 3435大家陸續完成所有任務,雖然這次的活動有排名,但是卻沒有任何煙硝味,大家不分你我同心協力的對抗獵人。 363738比賽結束後也舉辦簡單的頒獎典禮,出乎意料之外的第一名是由帶著小朋友的家庭組獲得,可見這比賽不只比腳程更要思考策略。 3940結束後大家一起吃西瓜、喝啤酒以及討論獵人有多討人厭,真是趣味又愉快!大家相約下次再來玩一次全員大逃走喲~! 41
最後感謝這次辛苦的主辦人陳志旻(持麥克風者)和所有工作人員,因為你們的用心使得這次活動圓滿開心!   正宗的日本全員大逃走玩法!   責任編輯 :徐小蛋


極地超馬運動員陳彥博 – 玻利維亞6日170km高原超馬賽__首日16.5km賽程

精力充沛應戰


代表台灣的陳彥博選手參加的玻利維亞6日170km高原超馬賽正式於台灣時間23日晚間9點起跑。身體狀況改善的他在起跑線上神彩奕奕、信心滿滿,第一天賽程總長16.5km,路途崎嶇蜿蜒,全程海拔相差1000m,也因為海拔攀升的速度太快,彥博在剛抵達4076 m時感到頭暈想吐,他一度以為要發生高山症,幸好下到3792m後身體立刻調適過來,讓他有體力繼續應戰。


起跑線前蓄勢待發


起跑線前蓄勢待發的陳彥博


第一天跑上4076公尺缺氧吸不到氣_副本


第一天跑上4076公尺缺氧吸不到氣


比賽途中每10km設有一個檢查站讓選手休息與補給飲用水,彥博在抵達第一個檢查站時,在18名選手中排名第8,領先他的7位選手都在檢查站休息,但彥博只停留短暫片刻,接下大會提供的飲用水就繼續上路,也因此,在離開第一個檢查站後,彥博瞬間躍居第一。


地形複雜迷路兩次


由於第一天地形特別崎嶇蜿蜒,許多路段都必須攀爬,讓彥博難以尋找賽道標記,迷路了兩次,耽擱了7分鐘,也因此被義大利選手追過。這次賽事最大的競爭者是義大利選手們,他們一共五人參賽,團體行動,透過團隊合作比較不易迷路。雖然首日的海拔攀升較高、地形也較複雜,算是6天賽事中最難的一段,但經過第一天的賽事,每位選手都漸漸習慣高地氣候,因此接下來5天的競爭會更強烈。


緊跟第一名義大利選手


緊追第一名義大利選手


1st Stage成績


抵達終點線前,彥博一直與義大利選手不相上下。最後抵達終點線,彥博排名第二,與第一名的義大利選手僅僅相差11秒,與第三名相差3分鐘,與第六名相差13分鐘。


第一天第二名進終點振奮歡呼


首日第二名進入終點,振奮歡呼


 


首日名次


1st Andrea Giacomelli義大利- 2h10’45


2nd Tommy Chen台灣- 2h10’56


3rd Katia Figini義大利- 2h13’45 (1st woman)


4th Gianfranco Tartaglino義大利- 2h13’45


5th Emanuela Scilla Tonetti 義大利- 2h13’45 (1st woman)


6th Juan Ricardo Ferrero 阿根廷- 2h23


7th Pedro Vera Jimenez 委內瑞拉- 2h45


8th Jacob Hastrup 丹麥- 2h46


9th Cecile Bertin 法國- 2h58’02 (3rd woman)


10thJesper Kramer 丹麥- 2h58’35


11thEmmanuelle Dudon 加拿大- 2h59


12thRamon Abdala 阿根廷- 3h10


13thLuis Vicente Barco 阿根廷- 3h10


14thGyeong Su 南韓- 3h35


15thLuigi Pagani 義大利- 3h35


16thKazuko Kaihata 日本- 3h35


17thSebastian Armenault 阿根廷- 4h04


18thLuis Rene Menendez 阿根廷- 4h04


 


陳彥博FB :陳彥博


陳彥博網站: http://tommy-chen.com/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極地超馬運動員陳彥博 – 玻利維亞6日170km高原超馬賽__第六日27.5km賽程

最終日賽程27.5km,氣溫很低-1


最終日賽程27.5km,氣溫很低


賽事最終日體能已耗盡


玻利維亞高原6日170km分站賽在轉眼間來到最後一站,全程於烏尤尼鹽湖進行,總長27.5km。由於第五天完賽後紮營的地點風異常的大,連當地的原住民都說這種現象十分罕見,從那刻起,彥博就知道最後一天將會是一場硬仗。


彥博在前一天42km時已經用盡極限衝刺,加上賽事期間彥博都沒睡好,還為了讓裝備輕量化,儘量減輕食物的重量,導致卡路里不足,讓血糖與體力消耗得很快。


彥博在前面五天都一直用較冒險的跑法,在體能允許的狀況下就全速衝刺,也因此體力一天比一天差,加上海拔與溫度時常落差很大,導致他在第五天抵達終點時,已經失溫並產生高原反應。當晚氣溫又低的嚇人,清晨五點突然降到零下18°,眼睛睜開發現自己的飲用水跟食物全結冰了,早上煮飯時連火都生不起來,緊急需要補充熱量的彥博手忙腳亂,加上他所準備的衣服和裝備也抵擋不了零下18°的低溫,讓他非常擔心緊張。


第六日賽程起跑後,彥博由於攝取熱量不足,身體一直發冷,偏偏鹽湖又刮起大風,讓彥博面臨低血糖症,吸不到空氣、氣喘吁吁、四肢發抖無力,加上膝蓋和腳踝發炎,痛得幾乎跑不動,狀況算是6天來最糟糕的一天。由於身體狀況不佳,彥博在賽程啓程時排名第九,很快就被前面的選手領先拉開30分鐘,其他歐美國家選手都知道彥博的體力已達極限,不像他們習慣低溫環境,因此趁機會開始奮力衝刺。彥博心想,如果再不加把勁衝刺,很可能就會讓前幾天的努力功虧一簣。因此就算跑得再痛苦,還是得盡力堅持下去。


彥博抱著這樣的心態努力衝刺,剛好天公作美,氣溫突然回升,他便開始忍痛急起直追,讓他在最後10km處把名次追回,排名第二。


用過人的毅力完成賽事 奪得總冠軍


 


先天條件不如歐美選手
但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力一樣能奪得世界總冠軍


最後一天的賽程讓彥博疲憊不已,跑得很痛苦,也感覺很漫長。從一開始落後30分鐘排名第九,到後來咬緊牙關急起直追,最後在第六站奪得第二名,與第一名只相差30秒,真的是毅力驚人。彥博說:「很不敢相信我的總排名是冠軍,這是6年來好不容易第一次拿到第一名!如果氣溫一直只有3°,以我的身體狀況真的可能無法完賽,幸好最後10km天氣回暖,讓我有機會把名次追回。」其他選手也很驚訝彥博居然能奪得總冠軍,畢竟台灣是小國家,不像其他歐美國家有高緯度和寒冷的環境,加上賽前又感冒,身體狀況與其他選手差了一截,但沒想到彥博用過人的毅力,從第二天開始就毫不保留的瘋狂衝刺,最後如願以償奪得6年來第一座世界總冠軍。


抵達終點線 奪得總冠軍 痛快歡呼


抵達終點線,奪得總冠軍,痛快歡呼


最終日_路線圖


6天的賽事地圖


 


6th Stage成績


1 – Katia Figini 義大利 – 2h45‘47 – 1st Woman


2 – Tommy Chen 台灣 – 2h46‘17


3 – Emanuela Scilla Tonetti 義大利 – 2h49’15 – 2nd Woman


4 – Andrea Giacomelli 義大利 – 2h58‘20


5 – Gianfranco Tartaglino 義大利 – 2h58‘20


6 – Jacob Hastrup 丹麥 – 3h08‘20


7 – Emmanuelle Dudon 加拿大 – 3h12‘11 – Third Woman


8 – Pedro Vera Jimenez 委內瑞拉 – 3h25‘20


9 – Juan Ricardo Ferrero 阿根廷 – 3h30‘33


10- Cécile Bertin 法國 – 3h43‘27


11 – Jesper Kramer 丹麥 – 3h43‘27


12 – Kazuko Kaihata 日本 – 3h57‘59


13 – Ramon Abdala 阿根廷 – 4h13‘22


14 – Gyeong Su Kim 南韓 – 4h27‘30


15 – Luigi Pagani 義大利 – 4h42‘05


16 – Luis Vicente Barco 阿根廷 – 4h42‘05


17 – Sebastian Armenault 阿根廷 – 4h54‘50


18 – Luis René Menéndez 阿根廷 – 4h54‘50


 


總成績積分彥博領先亞軍50分鐘


冠軍- Tommy Chen 台灣 – 18h25’03


亞軍- Katia Figini 義大利 – 19hr15’54 – 1st Woman


 


 


 


陳彥博FB :陳彥博


陳彥博網站: http://tommy-chen.com/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浴火重生的Superwoman─鐵人一姐李筱瑜

在35歲「高齡」正式轉戰職業三鐵選手的李筱瑜,在征戰國際各大賽事之後,又繼續創造了驚人的表現,拿下今年Ironman 70.3 Japan第二名!她說:「雖然因為之前遭遇的車禍意外,至今還有後遺症,阻礙我盡力發揮,但在不斷訓練及自我激勵下,我會繼續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


don1don_2014李筱瑜_01


筱瑜在2013年北海道226K職業組鐵人賽勇奪冠軍,當時,她高舉國旗奔向終點,讓青天白日滿地紅飄揚在北海道的畫面,現在看來依然讓人悸動。今年,在身心狀況皆不理想的狀況下,筱瑜仍努力拼戰拿下第二名,比她自己預期的第四名成績來得出色,她說:「去年10月底在台灣練車被摩托車撞飛之後,我雖然苦中作樂等待復原,但是對於體能訓練的中斷,以及2014年的比賽經費尚未湊足的雙重打擊,讓我上半年常常眉頭深鎖,這一場比賽結果比預期中來得好,雖未能繼續奪冠,但已滿心感激。」


don1don_2014李筱瑜_18


運動選手不見得百分百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在出賽前的漫長訓練過程中,總是充滿艱難與煎熬,必須忍受生理、心理的各種痛苦,並且解決最現實的訓練與參賽經費問題,才能傾全力拼戰以得到最後的自我成就感。由於目前國際體壇的三鐵項目採積分制,職業選手必須出戰各種賽事,以累計積分來換取每年世界爭霸賽—夏威夷寇納島的國際226超鐵大賽入場券,筱瑜從業餘轉成職業選手後,必須放棄長時間的工作,花更多精神來接受訓練與參賽,但是,培訓或參加比賽都需要高額費用,光是找錢,就讓筱瑜和一直陪著她的姊姊筱娟、經紀人陳惠君導演煞費苦心。


然而,除了經費,筱瑜表示,運動選手要求優異的成績表現,最重要的還是本身的身心調適。以往,筱瑜多是以賽代訓,藉由參加馬拉松比賽來維持體能,但成為職業選手之後,她減少參賽,採取到不同國家做移地訓練,希望藉由與各國專業選手一起進行團練的機會,來加強競爭壓力,訓練過程的艱辛和業餘時期的練習,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don1don_2014李筱瑜_07


為了在這次的日本比賽能傾拼全力,筱瑜抱持著「在訓練與比賽歷程中的一切,就是無價的經驗。」這個理念,在二月先移師到紐西蘭做訓練。她表示,以前就嘗試到泰國與日本做移地訓練,這次會選擇紐西蘭,除了是因為鐵人好友昇諺的建議外,也想測試自己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度,是否能激發出不一樣的潛能。「沒想到,那時的紐西蘭天氣不穩定又濕冷,我大多數時間都得在室內做練習。」筱瑜無奈地笑說,「在這裡的幾個月,遇到了大颱風、水災、低溫,我只能在車庫裡踩5至6小時的訓練台,長距離的外騎練習也只能在室內進行。」


don1don_2014李筱瑜_16


雖說如此,筱瑜還是很肯定紐西蘭的訓練環境。「我住的地區山林環繞,一出門就找得到可供練習的山路,此外,這裡的一般鐵人素質也好,大家可互相學習。」提到居住的環境,筱瑜的語氣變得開朗亢奮:「我的房東Andrew是來自德國的鐵人,他的女友是來自西班牙的鐵人,附近也住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鐵人,我很幸運地住進鐵人之家呢。」於是,在臥虎藏龍的鐵人村裡,有同樣喜好與背景的人齊聚,優點是大家可以互相激勵,但缺憾是,由於訓練習慣的不同,大多數時間都得獨自自主訓練。


don1don_2014李筱瑜_17


筱瑜說,西方人並不習慣團練,因而在沒有找教練的狀況下,她面臨了自己排課程、沒有可一起同練隊友的窘境。「西方的訓練環境很好,但凡事要自己來,自主性要很強才能應付各種狀況,與我之前在日本與泰國的訓練模式截然不同;但這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一樣的環境與方法,經過這一次的移地訓練,我更清楚自己需要與想要的訓練方式了。」口氣肯定地表示,在紐西蘭重新找回了耐力,跑步與騎車的感覺都回來了,唯一的小遺憾是未能克服對游泳的不耐與恐懼,以至於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強度,但這些,不會稍減她追求更好成績的動力。


「最大的調適是把痛苦視為理所當然,不能退縮,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方向,也是一種冒險,再怎麼辛苦,都要往肚裡吞,就算很難下嚥,也還是要和著淚水吞下去。」因為,優秀的運動員會有許多錦囊,必須事先周詳計畫,再勇敢去執行這項冒險,不能光有勇敢而不懂計畫,導致無謂的冒險與犧牲。


don1don_2014李筱瑜_06


而紐西蘭回來後,馬上要驗收成果了。筱瑜到馬來西亞參加今年第一場70.3鐵人賽,由於距離上次比賽已有半年時間,對於能夠再次回到賽場,讓她覺得莫名興奮。「Putrajaya天氣非常炎熱,但我適應得很快,此賽程中唯一遺憾的是在騎乘中兩次踏板滑落,雖然試圖停下來自己修復,但踏板已磨損脫牙,在75km處第二次脫落時摔車,當時站在路邊等候維修車,大會人員以為我要棄賽了,坦白說,當下我的確有這念頭閃過…。」因為等維修車的時間太久了,筱瑜心想,若救援人手再不出現,就打算單腳喇回去…。


don1don_2014李筱瑜_10


don1don_2014李筱瑜_02


「對職業選手來說,落後這麼多時間,其實比賽已經結束了,但鐵人就是應該有堅持不放棄的精神,就算完賽時間不如預期,也要享受比賽的過程與完賽的成就感。」於是,雖然因為摔車而導致小腿皮膚被磨到見骨,但筱瑜依然一拐一拐地「衝」回終點,拼戰勇氣與有始有終的精神,贏得大家的肯定。


don1don_2014李筱瑜_08


談到六月的Ironman 70.3 Japan,筱瑜自認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才能跟上賽事強度,為了找回最佳戰力,她在五月就提前到沖繩練習,但其實,這時候的身體狀態並沒有完全復原。因為膝蓋不舒服,訓練的前四天被教練規定只能走路,而耐不住跑癮的筱瑜,第一天偷跑就被抓包,教練怒斥她該休息的時候就要好好休息,以免肌肉受到二次傷害;第五天,終於可以跑步了,但筱瑜形容,一跑出去就有一種全身武功盡失的感覺,當下心就涼了,雖然筱瑜知道自己很快就會恢復,但是時間不待人,內心的著急與焦慮可想而知。


don1don_2014李筱瑜_13


don1don_2014李筱瑜_12


好強的筱瑜裝作若無其事,但內心的脆弱與焦躁還是被日本教練看穿,夫婦倆特別請她吃大餐,用餐時再不經意地問筱瑜是否在擔憂什麼?並鼓勵筱瑜:大丈夫!我們會全力支持妳的訓練…。憶起日本教練夫婦,以及當時遠在台灣,卻不時對她隔海喊話、要她好好訓練且不要擔心其他瑣事的經紀人惠君,他們的打氣與疼惜,讓筱瑜不爭氣地落下眼淚,也更堅定自己要勇於突破極限,「厚重灰暗的陰霾之中,出現一道曙光,天漸漸開了,我會繼續拼下去。」


而由於在沖繩的訓練時間很短,對於即將展開的Ironman 70.3 Japan,筱瑜事前評估了其他參賽選手的實力,再加上出發前,教練也說她的功力尚未恢復完全,希望她這場只要輕鬆比,好好享受比賽的樂趣就好,因而自認為應該只能拿到第四名。「但是你們知道,職業選手參賽下場,是不可能輕鬆比的,雖然我在游泳項目還是落後,但我清楚自己應該有機會追回來。當時,氣溫高達39度,但對我來說,卻好像是29度那般的涼爽,果真在自行車就追成第二了。」說完,還俏皮地吐了吐舌頭,補上一句:「只要還活著,面對難關挑戰,絕不輕言放棄!」


don1don_2014李筱瑜_11


don1don_2014李筱瑜_05


don1don_2014李筱瑜_09


筱瑜因著多年堅持夢想的熱情,憑著過人的毅力,克服種種波折向更艱難的目標挑戰,為求更精進與更卓越的運動表現,她已排定要在下半年回沖繩做更長期完整的訓練,準備參加9月Ironman Malaysia蘭卡威226賽事,緊接著會在11月參加墾丁Ironman 70.3 Taiwan。除了密集體訓,最近出了書的筱瑜也常出席各種演講,她說:「克服害羞的個性,我希望藉由演講來勉勵自己和別人不氣餒,也希望透過更傑出的成績,帶動國人對鐵人三項運動的關注和喜好,鼓勵更多人突破年齡性別的限制,為自己的無限可能而努力!」雖然筱瑜正走著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荊棘之路,但她期許自己能在未來兩年內,為台灣首次締造世界超鐵排行前30名的成績,向世界證明台灣職業選手的實力,也要用自己的生命激勵更多人挑戰自我,創造奮鬥人生的輝煌樂章。


don1don_2014李筱瑜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