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徐國峰之運動生命、體能訓練與跑步技術─講座影片分享

01-DSC_4159


*以下為作者山姆伯伯自述*


 


2012年10月7日邀請鐵人菁英選手徐國峰所分享的講座出來囉,而而隔週國峰教練參加2012第五屆台東超鐵盃國際鐵人三項226K不僅打破台東的場地紀錄,更同時創下9小時44分刷新臺灣的新紀錄唷(資訊),山姆伯伯聽到這個消息時,真得相當的興奮與開心。


 


有人問到,山姆伯伯是怎麼認識徐國峰的呢?因為國峰跟山姆伯伯購買《GRID專利按摩滾輪》的關係,山姆伯伯才知道國峰是東華大學的教練,也因此才有進一步的接觸。山姆伯伯非常喜歡這場講座的內容,也受到許多人的讚揚,以山姆的角度來看,講座談的不只是技術,而是背後的《知識》。


 


懂的怎麼動當然重要,但《知識》對於任何人來說更重要的。以前會遇到一些教練,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練?他會跟你說,上一輩就是這樣教他們的,練就對了!他們有成績,所以沒人可以反駁他們。遺憾的是,聽過不少選手,都是因為自己學習到的訓練方式而受傷,進而終結了運動生命,更遺憾的是,他們持續將這種經驗傳承給下一代。


 


回到正題,先附上影片的網址:


 


■ 第一段影片:運動生命



■ 第二段影片:體能訓練&跑步技術



■ 第三段影片:實際操作



 


影片中談到比較多人問的,山姆伯伯也整理在下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


 









 


山姆伯伯LOGO


 


 


 


原文出處:[講座影片] 徐國峰之運動生命、體能訓練與跑步技術


山姆伯伯工作坊官網:http://www.unclesam.cc/blog/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打敗跑者膝

female athlete


跑者膝,學名: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就是髕骨與股骨之間的組織發炎。研究顯示,有40%的跑步傷害都是膝蓋受傷,過去一年當中,有13%的跑者有過膝蓋傷害,4500位《Runner’s World》雜誌讀者選出膝蓋疼痛最常發生的狀況,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長跑之後、久坐之後、下樓梯或下坡時。以下來為大家提供解決的方式。


誰是高風險族群?


包括體重較重、足弓過度內旋,還有股四頭肌、臀肌、臀部肌力較弱的人。


怎麼減輕訓練中的疼痛?


可以的,但是必須需要幾天的休息時間、減少里程數,以不疼痛為原則去訓練。有些跑者發現爬坡訓練疼痛比較輕微,Runners’ Clinic的博士Bryan Heiderscheit建議大家,可以用跑步機模擬上坡訓練,也可以強化臀肌,對於穩定臀部和大腿動作很有幫助,也能預防膝蓋內旋的狀況。


需要避免下坡訓練,這可是會讓疼痛加劇,而騎自行車也可以加速強化臀肌,同時加速恢復。這時候如果不跑步,橢圓機訓練和游泳是很好的選擇。


恢復


強化肌力不足的臀部和臀肌可以做「側腿抬舉lateral side steps」,如影片中第一個動作。



先將彈力帶套在腳踝,單腳側抬10-15下,保持上半身不動、腳打直,兩腳互換。除了肌力訓練,跑前的熱身很重要,身體暖開來可以減輕疼痛、加速恢復,甚至是預防再次傷害。


預防再次復發


Heiderscheit建議,可以縮小步幅,利於減少觸地的衝擊,計算自己1分鐘的步數,增加10%的步數。還有勤於伸展臀部柔軟度。


菁英選手的治療法 


知名馬拉松選手Meb Keflezighi當他跑完馬拉松之後,會馬上冰敷、扭動膝蓋。接下來2星期休息,再2星期跑一休一,下一個月不要比賽。


膝蓋檢測



  • 應該停下來:當走路膝蓋都會痛的時候,就不適合再繼續跑步,不要讓商是惡化。

  • 警訊:剛恢復練跑時很快就開始疼痛,久坐之後膝蓋疼痛。

  • 可以跑步:就算在電影院坐了2小時、長跑之後都不會疼痛,那就可以跑步了。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夢想鬥士陳彥博─前進-40℃漠河移地訓練

7大洲8大站環球極地馬拉松挑戰賽,陳彥博即將前進第七站─2013年2月為加拿大育空特區700公里極地超馬賽,將挑戰氣溫最低零下62度的雪地橫越賽,為了模擬、適應比賽的環境,彥博特別前往距離近、花費較低的中國漠河縣,當作這次賽事的移地訓練場地,看他在黑龍江辛苦的特訓:比賽中不可或缺的山訓、黑龍江100公里模擬訓練;為期2週的移地訓練,還因為住在當地農家,需要融入當地生活,幫忙砍柴、生火、煮水,雖然身體冷到直發抖,為了夢想還是要堅持下去。


01-北極村-2


到底當地環境是什麼狀況呢?剛完成100公里特訓的諺博說:「好冷,好凍!臉部皮膚暴露在外沒2分鐘就快痛死了!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住在零下40多度外面的帳棚裡,即使有保暖的羽絨睡袋,手指腳趾還是凍到睡不太著。」


中國漠河縣北極村


漠河縣北極村為中國最北部的村落,別名為「北極村」和「不夜城」,是中國朝聖極光的最佳地點。漠河,隸屬於黑龍江省,處於中國最北端、緯度最高的漠河縣,因為河水黑如墨,別名為墨河。全年氣候嚴寒,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以下,冬季氣溫低於零下40度,目前當地正值冬季,剛好適合彥博備戰的訓練場所。


極度冰凍體驗


02-北極村-8


剛抵達漠河,從機場前往北極村的80公里車程,衣服就算穿得再多也無法抵抗刺骨的寒冷。適應環境後,當地的高師父帶著彥博前往七星山訓練,將近80度的爬坡、雙腳深陷雪地,加上前一天富邦台北馬拉松負重20公斤完跑,身體還是很疲勞,訓練狀況更是艱難。小插曲是…訓練結束本來想好好洗個熱水澡,竟然…沒有熱水。看著外頭零下32度的黑龍江,只好一邊慘叫一邊洗著冰水澡,這也是…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吧XD


江上負重訓練


03-黑龍江雪訓-3


為了適應嚴寒,除了需要完善的訓練之外,也要將體重增加到70公斤,比賽當時需要揹著25-30公斤左右的裝備,所以當地的高師父邦彥博準備了特別的訓練。


04-黑龍江雪訓-2


「當地的高師父知道我要去參加比賽,便找了跟粗壯的木頭丟給我:『小夥子!身體鍛鍊!不打緊!我幫你找了著,前幾天先用這根大木頭在黑龍江上雪地負重前進吧!』我看了差點沒傻住,光是搬起來就已經使盡所有力氣,約有40公斤重。這兒的村民在冰上鑽洞網魚,看到我在冰上拖著厚重的木頭前進都看傻了眼,一旁的馬兒也覺得異類,『一開始腰和背部非常痠痛,但之後找到重心和步頻節奏後就改善很多,到後來已經能拖上5公里。』跑著跑著讓我自己感覺像是電影洛基在天寒地凍中訓練一樣。」彥博說。


疆界100公里特訓


05-黑龍江雪訓-6


這次到莫河縣的重點訓練─嚴寒氣候下完成100公里訓練,預計分三天完成30公里、30公里、40公里,除了訓練、裝備應用,還有如何維持體溫,這是比賽的重要關鍵,以下是彥博自述這幾天的訓練狀況:


06-黑龍江雪訓-5


「在中國與俄羅斯的黑龍江交界上訓練,有種說不出來的奇特感。零下30多度,體溫很快就喪失,只能一直不斷往前跑以產生體熱,就算停下來休息時也只能抓5分鐘,必須抓準每一個步驟,卸下裝備,穿保暖衣,補充熱量,喘口氣,脫下保暖衣,穿上裝備,繼續前進,提高體溫。每一個動作,都試著把它做到熟練,實際體驗比賽時的情境,找出每日生存的SOP,為將來的比賽時可以正確地做好每一件事,也想想那些動作與裝備是多餘的,長時間多天數的競賽,精準的抓住每一個步驟,掌控好體溫,才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訓練到了到晚上,江上冰河開始颳起了寒風,氣溫降到零下42度,一點點風吹進衣服裡,讓我不斷打寒顫,吐出的水氣開始不斷結冰,甚至到眼睫毛、面罩、帽子全部都結冰,很冷、很凍,有點害怕,四下無人的一個人待在雪地上,有時還會害怕有狼群或是熊跑出來,會有許多擔憂,但是比賽時也是如此,都逼迫自己去適應這環境,這是最後一天的模擬訓練,不僅體驗到了零下40度的低溫環境,也熟練了一些準備使用的技巧,將下來,就是心理上的訓練了。」


祝福陳彥博克服困難前進下一站!


07-北極村-4


 


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多日賽訓練及賽事

作者:鄭匡寓


01-IMG_9730


自2012年關家良一來台進行感恩環台長跑後,環島風潮也蔓延到跑步上頭。許多人知道鐵路環島、汽車環島,後來有機車環島、自行車環島,而屬於運動狂熱份子的跑步族群則開啟了跑步環島的新眼界。


原來就有美麗福爾摩莎美名的台灣,不管是河濱、高山、綠林黃土地,似乎各處都有不同的美景與自然景觀,而經過前人的開墾及越野後,越來越多條不同的路徑可作為環島的路程。而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於2013年舉辦環台賽,串連一條綿延全台灣的賽道,並開台灣超馬多日賽的先河。已被諸多跑者列為先預約,未來必參加的經典賽事,想當然耳賽事當然非常值得期待!


02


最近法國帥哥吉雷米(Remy Gils)也響應結合本土文化及愛台灣的心情,開啟三太子環台路跑活動。一群路跑的夥伴相接扛起25公斤的三太子爺,見證這一個月走過的千里台灣路。氣勢非常高昂的活動,陪跑者以及跑者們在台灣神祇象徵太子爺的庇祐下,似乎越跑越勇了。


於此許多人不明白,到底世界上有哪些知名的多日賽事呢?接下來便為你介紹。


Self-Transcendence 6 & 10 Day Race, New York


自1985年由Sri Chinmoy Marathon Team主辦的『紐約自我挑戰6&10日賽』目前已有18年的歷史,每年四月舉辦於紐約皇后區的可蘿娜公園,選手們必須沿著一英里(1.6公里)的公園道路,進行6天或10天的路跑活動 (簡章裡寫著:明亮、平坦的道路)。


狀似嘉年華會的活動,但其實有非常嚴格的關門規定。參加10日賽的選手,前3天必須完成240公里,前6天必需完成480公里。6日賽則為前三天必需完成240公里。平均每日跑80公里 (意即每天要繞上50圈賽道)。


2011年6日賽的冠軍選手為國內人士熟悉的馬丁‧佛萊爾選手(Martin Fryer),以783.7公里奪冠。


2012年10日賽的冠軍選手為烏克蘭超馬選手Yuri Trostenyuk,同時也是紐約自我挑戰賽常客的他,以1176.4公里奪冠。


03


04


La Transe Gaule & Trans Europe Foot Race


關家良一於自傳中提到,環台感恩長跑時遇著腳傷的困擾,而將腳傷託付給陳錦輝先生。而陳錦輝先生正是超馬協會秘書長,也是征戰穿越高盧(La Transe Gaule)及穿越歐洲賽(Trans Europe Foot Race)的超馬跑者,被譽為『台灣跑得最遠的人』,自然在多日賽的各項課題上都非常優秀且睿智。


舉辦於法國,正處時節八月間的穿越高盧賽(La Transe Gaule),分為18天不同的賽段,總合計共1,144公里的賽程,以簡單的數字來看,平均每天要跑上64公里。大概是台一線從台北起點跑到新竹縣新豐的距離,然後每天來上這麼一趟,最後計算加總18場賽段的時間。


2007年陳錦輝先生以113小時又45分取得當年穿越高盧賽第三名。


05-La Transe Gaule2


PTY_1108112054.jpg


07-La Transe Gaule1


http://www.ultramarathon.fr/


聽完了穿越高盧賽,別忘了有更刺激的穿越歐洲賽(Trans Europe Foot Race)。穿越歐洲賽的性質與穿越高盧賽相似,而不同的是,賽事天數與里程數大幅增加。你必須要完成合計4千公里以上各不同64天賽段。也因為穿越歐洲賽事太困難又太難舉辦,所以僅有2003年、2009年、2012年舉辦,而且出發點與終點各不相同。2012年穿越歐洲賽的冠軍為Henry Wehder,最終以376小時又42分奪冠。2009年陳錦輝先生以545小時又15分鐘,從義大利沿途跋涉奧地利、德國、瑞典、芬蘭,最後直達挪威最北端的Nordkapp,終於取得非常值得超馬人引以為傲的完賽證明。


08-Trans Europe1


09-Trans Europe12


http://www.transeurope-footrace.org/


Athens International Ultramarathon Festival


舉辦於希臘雅典的超馬嘉年華,是國內跑者比較熟悉的超馬賽事,賽事分為24小時賽、48小時賽以及3日賽與6、7日賽、1000公里及1600公里不等的多日賽。與紐約Self-Transcendence相仿,為賽段測量整一公里的場地賽。台灣許多選手都曾前往競賽,包含羅維銘、吳勝銘、邱淑容等人都取得優秀成績。國內熟悉的日籍超馬選手關家良一、工藤真實、稻垣壽美惠亦曾在此取得多次佳績。男子紀錄為來自德國的跑者Wolfgang Schwerk於2008年舉辦的7日賽中完成1012公里取得優勝。女子記錄則為Sharon Gayter於2011年的6日賽完成750公里紀錄。


10-athen race2


11-athen race1


12-athen race14


http://www.dayrunners.gr/


隨著台灣馬拉松、超馬界的熱度上升,環台賽等多日路跑賽事也將呈現多樣化風貌。2013年將舉行台北國際超馬嘉年華。但重點是,對於多日賽的訓練跟補給到底要注意什麼呢?


在此整理歸納出三位多日跑者的小技巧。一在美國擁有高人氣的Dean Karnazes,於前幾年完成了美國50天50個洲50場馬拉松的壯舉。二是希臘雅典超馬嘉年華常勝軍、來自德國的超馬跑者Wolfgang Schwerk。三是曾創下多項世界紀錄、來自法國的多日跑者Serge Girard。


★     Tip One 你要吃得比想像還多


每位選手於賽前都必須安排好進食規劃,以少量多餐、營養成分高的模式進行『人工充填』。賽前先以兩三個月將體脂率稍微提高。賽事過程中以蛋白質、醣類作為主要食材,醣類可以維持身體的熱量代謝、不至於讓身體無燃料可燒。蛋白質則是可以幫助修補跑動過程中損傷的肌肉纖維。一個多日賽的跑者,也許每天要進食超過3~5000卡路里以上才行,為明天而吃。


★     Tip Two 提高疲勞門檻


曾與Lance Armstrong合作進行自行車訓練的Chris Carmichael,他在Dean Karnazes預備進行50/50活動之前的訓練規劃中,給予他每週兩次(以上)乳酸門檻跑的課題,也要求他把速度課題維持著。


『如果跑得越快,就能跑得更少(時間),越有充足的時間恢復。』他說:『先讓他吃點肌肉酸痛的苦,之後50/50就不會容易被疲勞所苦。』


★     Tip Three 動態恢復


跑完了某日的賽段後,與其直接睡下來,倒不如引用動態恢復的方式更有效率。跑者可以選擇走一走、甚至是簡單的伸展操,讓血流保持高量的流動,也就是常說的『退乳酸』或『恢復跑』。


★     Tip Four 冰敷為上


建議跑者在完成單日賽段,稍做伸展及恢復後,會建議用5-13度C的冷(冰)水進行冰敷,除可以減少發炎的可能、紓緩肌肉運動後緊張以及減少肌肉過度使用的腫痛等等。但冰敷不是把自己凍死,千萬要小心凍傷。


★     Tip Five 小心受傷


不要受傷!減少受傷!控制受傷!傷痛是多日賽跑者的主要課題之一,第一天就跑出血泡,之後的幾天就會無條件放大痛苦。Serge在365天跨國連續跑的行程中,使用超過100瓶的軟膏以減少水泡發生的可能性。一個扭傷及滑倒,都有可能導致隔天必須放棄的苦果。所以在多日賽的過程中,如果有痛點及傷處,請務必立刻停下來做觀察及調整,以免讓傷痛處繼續放大導致可能的人身傷害。


★     Tip Six 偶爾跑慢也很好


能跑快是每個跑者的理想,但每天都要能跑快跑長則需要辛勤的鍛鍊以及很好的運氣、還有良好的恢復能力。用8個小時跑80公里,或是10個小時跑80公里有極大的差別。跑者必須清楚地了解自身體能、以及累積的疲勞度,進而因應考量用何種配速去完成單日的賽段。最好的建議是用你體感覺得舒適的速度進行長程路跑。一來減少受傷的機率,二來也不至於讓體能耗竭。德國跑者Wolfgang Schwerk於單日賽、長距離賽事的成績並不特別突出,但只要踏入多日賽的領域,在曲線圖上就會看見他成績緩緩地上升。跑得快的人,不一定每天都能跑得快。但跑得輕鬆的人,還是可以繼續隔天的輕鬆跑。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鐵人三項】-『Jesse Thomas的鐵人生活:鐵人v.s. 非鐵人』

*以下為Jesse Thomas自述*


每次到特殊節日我都會回家,這表示我需要和非鐵人三項選手的家人(特別是那些對鐵人三項一點概念都沒有的家人)相處,他們最理想的三項就是:晚餐、甜點,還有電影。事實上,我看到他們在節日時一天可以完成2次三項,真令人佩服!


對我來說,這些非鐵人的家人們他們在節日就是─以草莓配和冰淇淋補給,在電影院訓練(等同於走路,但是我需要用GPS表記錄下來上傳到系統中),這時候可以躲避他們馬拉松式詢問關於鐵人三項問題的時間。一些簡單的問題還好,但是遇到當問到這個問題時,真的覺得有點無禮了,「在防寒衣中放屁會不會讓你變快呢?就是浮力嘛!你知道的。」,接下來的連環問題中,大概有15-20題都是半開玩笑、半嘲諷的問題。


所以在接受他們提問之前,我會先做好心理準備,甚至上網看哪些問題是一般人最愛問的,所以我準備了一些常見的問題給大家,讓你在親友們的問題中,更加流暢的回答。


★ 家人:所以,Jesse你的_______訓練狀況還好嗎?
你可以自行填入馬拉松、鐵人三項、鐵人兩項…


★ 我:很不錯阿!謝謝。
(大部分的時間,念不出正確的項目名稱,那你可以趕快結束這個話題,如果這時候你去糾正他的錯誤,那麼明年當你遇到同一個人提問,問同一個問題,那今天的狀況又會重演,那有什麼意義呢?)


★ 家人:所以三項是哪些項目呢?


★ 我:游泳、自行車,然後再跑步。


★ 家人:所以它們的順序是?
(你有聽過別人回答的時候不是照著順序念嗎?為什麼這個問題這麼常出現呢?當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同一個答案回答2題。)


★ 我:游泳、自行車,然後再跑步。


★ 家人:那距離有多…
(這時候打斷他們是可以的,因為你知道他們要問什麼。)


★ 我:要看比賽的種類,我就是專攻半程超鐵賽事,包括游泳1.9公里、自行車90.1公里、路跑21.1公里。
(記住:千萬不能把單位換成公尺,因為他們可能會花15-20分鐘去計算、思考這個距離。)


★ 家人:我的天阿!這麼遠阿!我連開車都沒辦法開這麼遠。


★ 家人:你需要花多少時間完成呢?


★ 我:喔!大概4小時。游泳25分、2個多小時的自行…


★ 家人:哈哈,你的蛋蛋感覺怎麼樣?
(表弟Jimmy乘機插話為了談論XX,對這個問題不要覺得反感,因為大家都知道有人一定會這麼問。)


★ 家人:這麼長的時間,如果想上廁所怎麼辦?
(這個問題看起來應該在這時候出現,而且可以嚇到Jimmy,想必也嚇到其他人,然而這時候提問的瑪格阿姨看起來很驕傲,因為她是家族中提問最久的人。)


★ 我:老實說,聽起來有點噁心,但是我通常都直接解決,這時候你早就因為潑水和冰塊在身上,全身濕透了,所以這時候你可以很自然的、開心的解放。
(然後微笑,加上眨眼,如果有人不往你的腳看過去,那他們一定是嚇到不敢看。這是我在所有問題中最喜歡的部分。)


★ 家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你會刮腿毛嗎?
(即使他們猛盯著你的腿瞧,還是會問這個問題。)


★ 我:會阿!比賽的時候,刮腿毛可以幫助你______________。
(你可以填入自己的原因,例如:減低風阻。就算你刮腿毛,那些真正的答案都會讓你感覺自己很酷。)


★ 家人:所以,你有比過全程超鐵嗎?


★ 我:喔!我想我應該會在最近比一場吧!
(雖然你笑得很開心,但是心裡會想:你看不起我比的距離嗎!)
★ 家人:有時間你應該都在訓練吧?


★ 我:對呀!每天,其實幾乎沒有休假的日子,通常週末也是我最重要的訓練日。


★ 家人:我也聽說這很花錢。


★ 我:是的,沒錯,花在旅遊、交通、報名、器材的費用上,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 家人:那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


碰!我敢保證,不管前面的問題有多無禮、多無知,你都已經不在乎了,所有的問題都會導向這個「為什麼」,而且其實蠻有道理的,不是嗎?你剛剛花了數小時告訴他們訓練的狀況、花了一大筆錢、怎麼正當的上廁所,其實這些根本都沒進到他們腦海中,他們其實只覺得:你沒事幹麻從事這項運動?


很明顯的,每個人在這個問題中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些會說想要瘦身、挑戰自己、當作休閒;像我們菁英選手就會說想要維持生計,或是想要得到名譽。我自己的答案隨著時間改變,所以這一題我不會給建議,不過,當你在思考要怎麼回答這些「為什麼」的時候,在比賽淡季也可以重新評估自己的心態,重新整理過去一季你得到、失去了什麼?接下來應該設定什麼目標?其實這些都是你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所以這時候,不管你覺得有多煩,每當節日中與非鐵人的親友們見面,其實是很棒的時間,謝謝我的家人。


{參考資料:Triathlete}


don1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