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嘉哲的真男人日記】-『倫敦奧運遊記』


 
在出發前往英國倫敦之前,新聞對於淫亂選手村就已經報導的令人目眩神迷,此篇報導更激起我對於奧運的神祕感到無比的好奇,彷彿就要即將前往傳說之的金銀島挖寶盜礦的迫不及待,但最後經過三週的奧運生活,我看見了英國人的文明與奧運的獨特且傳統的優良精神,在這迎向誇大浮華的世界之中,展現出太陽神的聖火光芒與榮耀。
英國的英文帶著一種磁性的法國音調,就算聽不懂也覺得有一股吸引力,然而最有趣的是,來至世界各國的隊職員與運動員們,都混搭著自己民族裡的獨特口音,在奧運選手村中,沒有人會取笑對方的口音或是發音不標準,大家都努力的述說著,真誠的希望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對方。倫敦市區雖然街道狹窄,但民族多元化卻是出奇的多,似乎倫敦人也對與其他民族的差異性體驗的習以為常,就算我在路上用不標準且只有單字卻湊不出片語及錯誤的文法問路時,倫敦人依然會很有耐心的聽我慢慢說並且慢慢的為我回答。

 
 
其實真正體驗到自己原來真的是一位奧運選手,是出了奧運選手村才開始,民眾聚集在奧運選手村旁的STRATFORD地鐵站,只要看見穿著有奧運五環標誌隊服的運動員就會上前去要求簽名與拍照,尤其是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帶激動的跑過來與我們握手擊掌,也在當下頓悟地了解到,為什麼台灣藝人都要戴著墨鏡出門,因為一小段的地鐵路程,都會令我們想穿著便服出奧運選手村,以免耽擱了班次時間。這樣的體驗在任何比賽中都是鮮少有的現象,在台灣只要運動員成績不盡理想,肯定又會被說成浪費人民的納稅錢,在英國,大家讚嘆我們的勇氣無與倫比,更有趣的反差是,台灣的年輕女生總覺得我每天都在跑步太過於無趣,而英國的姑娘卻每天都對我微微笑。
 
在三週的奧運旅程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不是與被記者評比為奧運第一美女Leryn Franco搭肩合照,而是英國倫敦的民眾與台灣留學生及華僑們的熱烈加油聲,其實在台灣出發前早就聽聞一些流言蜚語,還是那些依舊是腐敗的封閉思想:又不會拿牌去奧運只浪費人民的血汗錢。但是在遙遠擁有七個小時時差的地球另一面,無數的英國民眾為我鼓掌,而不管我離金牌有多遠,他們始終如冠軍般的為我歡呼,剎時間,我似乎真的以為我是位冠軍得主,這也體現了英國人對於文化的認知度,因為正如行政院長陳冲說過:「早期形容羅馬鬥士奮戰不懈精神,都可用『Champion』,不光指第1名。」然而台灣的留學生很感謝我讓他們有機會將國旗高掛在倫敦的街道上,我們互相感謝,奧運精神裡的和平與發揚人類最珍貴的真、善、美全表現在這一次的馬拉松道路上。
  
 
最終,遞水門事件讓我以倒數第九名完賽與個人近四年來倒數第二差勁的成績未受到眾人的注意與檢討,雖然張叔叔只有小學畢業,從小也沒教我英文害我把不到金髮美女,但他卻常耳提面命的交代我做人要一定誠實,也因為這樣,人們對於我對於遞水門事件的說法感到有高EQ的表現,其實我真的只是說實話,沒有替任何單位做解釋,江總教練替我拿回個人水站的水瓶,我裝好了特殊飲料,送至大會的集中地點,工作人員問我有沒有人去水站,我說沒有。然而這件事情也令我發覺到,台灣民眾對於台灣運動員的關心與支持,所以才會造成森林大火般效應,我很開心的跑向終點,不是因為跟正妹拍照拍太多的關係,而是我感受到大家都一條心齊力斷金的幸福感,有時候我們覺得孤單,只不過是我們汲汲營營的追求金牌之中,忘記了去靜靜地發覺到那條把我們緊緊繫在一起的隱形線罷了。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運動小知識】-『恢復的最佳時機』


當提到恢復的時候,時間選擇很重要,這邊有一些最佳的身體恢復技巧和理想使用時間提供給大家。

★ 加壓衣物


最近澳洲研究顯示,運動員穿著加壓衣物騎自行車30分鐘,有助提高運動表現。選擇分段加壓的產品(加強腳踝壓力的),避免購買尼龍、 彈性纖維等等便宜的材質,要標示排汗、快乾,避免標示「醫療用途」,那有可能阻礙血液流通。

最佳時機:
運動中沒有特定的時機,因為穿著時間過長有可能影響血液循環;最好能在運動後馬上穿上,或是久坐、久站之後,幫助血液循環。

★ 冰塊浴

泡冰水是最便宜,而且可以馬上降低酸痛感的恢復法,你只需要準備浴缸、冰塊、水和溫度計(水溫接近攝氏13度)。

最佳時機:
運動後先穿上加壓衣物,之後隔10-15分鐘在冰敷,等待體內蛋白質合成(protein synthesis)之後,再冰敷才有效,太早冰敷會降低肌肉恢復的效力。

★ 按摩

目前台灣也可以買到按摩滾輪,可以讓疲勞的雙腿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針對軟組織按摩,可以幫助預防受傷和恢復肌肉。

最佳時機:
比賽或訓練後3小時或更長時間,是按摩最佳時機,2009英國研究發現,激烈運動後馬上按摩會阻礙身體排除乳酸的能力。

★ 積極恢復

例如:輕鬆踩練習台或騎自行車,輕鬆跑。

最佳時機:
研究建議,積極的恢復可以讓身體煥然一新,雙腿可以恢復更快,搭配加壓衣物對恢復會有加分效果。

★ 休息

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恢復了,好好睡一覺,身體可以恢復更快。

最佳時機:
身體需要休息時,盡量充分休息,有足夠的睡眠,這時候稍微做核心訓練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要提醒大家,休息時,不要操過頭囉!放鬆是休息日最重要的事情。

{參考資料:Triathlete}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運動小知識】-『強而有力的夏天跑步訣竅』


夏天對長距離運動人來說是個惱人的季節,無法避免夏天的訓練,一定是又濕又熱,那訓練要怎麼辦才好呢?第一步:察覺。當你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沉重時,這時候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調整心態,想辦法讓自己安全過關。要怎麼讓自己通過考驗呢?這邊有一些簡單的策略讓大家參考。

1. 練跑距離縮短,找有遮蔽物的柏油路、人行道、越野路線…,這些路線只需要30-45分鐘可以跑完。

2. 身上準備可以降溫的物品,例如:冰水、運動飲料、乾毛巾、手上綁濕毛巾,還有,凡士林防止皮膚摩擦、隨身補給品、鈉補給品、防曬乳。

3. 需要做心理調適,去適應短距離的訓練,把眼光放長遠,讓自己保持在陰涼處,不定時幫自己降溫,減少身上攜帶液體(水、飲料…)的重量,這樣可以減少能量消耗。

4. 比照鐵人三項和超級馬拉松的補給站安排,把補給點和降溫站安排在方便取得的地方。

5. 戴帽子、太陽眼鏡,準備一袋冰塊(可以裝在塑膠袋、瓶子或用布包起來放在脖子上)。

6. 希望身體保持涼爽,就要學會幫身體減輕重量,重量越輕越可以輕鬆完成訓練。

7. 酷熱的天氣,訓練距離縮短,多花一些時間降溫,每小時降溫一次,甚至更多。

8. 比照超級馬拉松跑者在大熱天下跑步的狀況,制定出聰明的訓練計劃,你會更享受訓練。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Ask Coach Jenny }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運動小知識】-『Less Does More:質重於量』


【運動小知識】-『Less Does More:質重於量』

菁英選手的訓練方式,就是強調「恢復」和訓練的「質」,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也要用一樣的訓練觀念,當我們沒時間的跑到一定的里程數時,也可以訓練速度和維持體能,要怎麼做呢?把每分鐘、每公里使用到最大極限。

★ 加速

不管你是想要破5K PB、想要拿冠軍,或只是想讓自己速度加快點,那麼就用多一點時間訓練速度吧!「Roger Bannister就讀醫學院時利用午休訓練,破了1英里4分中的成績。」田徑和越野跑教練Carl Leivers說「在每天緊繃的行程下提高跑步配速是可以做到的。」

*改變策略:

一星期可以做這3種訓練提高速度─短程間歇跑(short intervals)、長程間歇跑(long intervals)和節奏跑(tempo runs)。

「短程間歇跑」可以加快氧氣運送到肌肉的能力─持續跑3分鐘用比5K配速稍微快一點的速度,或是只能講1、2個字的速度,之後慢跑2分鐘,重覆3-6次,每1-2星期練一次間歇跑。「長程間歇跑」可以加強體能,排除身體累積的乳酸,讓我們常距離跑的更快。視個人情況而訂,用10K配速(可以聊天的程度)反覆跑0.5英里(1.6公里)-2英里。慢跑直到心跳平穩,重覆2-4次,第3趟時加入15-25分鐘節奏跑(有點喘的程度)。

這些訓練可以鍛練身體和心理,沒有跑步的日子要放輕鬆,「不是跑步讓你變強壯,而是當肌肉恢復時重建了強度、適應訓練。」跑步教練Patrick McCrann說。

★ 拉長距離

需要練半馬或全馬時,一星期是可以只練3-4天,雖然不能破PB但是可以跑完全程。對於沒有訓練時間的人來說,最大壓力來源就是擠出時間長跑,「把霽話排好,先做你認為重要的事情。」跑步教練Mike Smith說。

*改變策略:

跑兩趟30-45,還有1次長跑。較短的跑步可以幫助肌肉和骨骼吸收長跑對身體的衝擊,變得更強壯,「如果一個星期做一次某件事,身體會覺得會排斥,而不去適應它。」Leivers說。「長跑可以建立強度、精力和耐力,也可以教你的身體怎麼跑到耗盡能量。」Smith說「一星期訓練量不要提高超過10-15%,為了避免受傷,考慮隔週交替別的運動,一週增加長跑里程數,一週維持上一週的里程數,把加上去的里程數放到別的運動。」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避免受傷,安全的達成比賽目標。舉例來說,你需要20週的訓練去準備全馬。

★ 規律訓練

規律的跑步習慣不只對新手來說是挑戰,老鳥也是會有惰性的。持續跑4-8個星期提昇目標速度和距離,是最基本的要求。

*改變策略:

如果時間允許一星期排3天跑步,「很多人把訓練量拉太高,如果沒辦法達成的話,就開始不做任何訓練。」Leivers說,一場20-30分鐘的跑步可以強化肌力、增加有氧能力,甚至當家中小孩在踢足球時,你在旁邊跑15分鐘都是在累積訓練量,試著安排1週1天的固定訓練日(最好是安排在週末),放棄一些完美主義跑者的堅持,你會更有可能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很快樂的享受跑步。

★ Run Better

時間有限就把長跑替代為節奏跑,這種稍微有強度的跑步可以維持體能,同樣累積訓練量。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運動小知識】-『許績勝老師的馬拉松訓練教學』


上週末剛結束第二梯次的亞瑟士42K夢想達成馬拉松訓練營,許績勝老師傳授了寶貴的知識,課程一開始就提到受傷的問題,如果有跑步傷痛,原因有3個:1. 跑步技術、跑姿有問題,2.跑步配備有問題,3. 身體的能力沒提昇。
其實,跑步不只要讓體能和技術提升,吸收知識也很重要,現在大家都在倡導「聰明訓練Smart Trianing」,許績勝老師在跑步生涯裡從來不受傷,他的祕訣就是:熱身1小時,收操不到1小時也有40分鐘,可見跑步常識有多重要。下面教練將會帶著助教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選手蘇嘉涵和蘇鳳婷,幫大家示範跑姿和訓練技巧。
跑步基本技術


軀幹:身體從腳到頭頂成一直線,輕鬆微「前傾」可以省力,錯誤姿勢會做成「前彎」,這樣容易受傷也很費力,兩眼直視前下方(約10公尺)。



手臂:拳頭上擺至胸線,後擺至腰際,不用像短跑擺動幅度這麼大,輕鬆前後擺動,記得手臂放在兩側,不要左右晃動。

 

腿部:膝蓋往前提腳不能往上提,腿部下擺向下後推蹬。腳掌著地時出力,盡量全腳掌著地,向後提起腳後跟,最後會成為慣性動力。
呼吸:以鼻子為主、嘴巴為輔,如果用嘴巴呼吸很容易口乾、口渴,路程中要喝很多水,自然順暢為原則。訣竅: 2呼、2吸是常見的呼吸方式,「很多人其實觀念是錯的,真正的方式是跑2步吸1口氣,跑2步吐1口氣。」許教練說。
「上坡跑」和「逆風跑」可以加大前傾角度,步輻稍微縮小,加快步頻,手稍擺快;「下坡跑」和「順風跑」上半身為微上揚,手擺幅縮小到胸前擺動。跑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省力,所以技巧和姿勢很重要,在練習中調整,「以前我練跆拳道造成跑步步輻太大,出腳2公尺,教練叫我改小一點,我花了1年時間改小。」許教練說,所以練習是不二法門,想辦法確實做到5個訣竅:正確、放鬆、自然、協調、順暢。

營養常識
全方位攝取。蛋白質(動、植物)、碳水化合物、脂肪、水分、魚類、肉類(紅肉)、豆類、堅果、蔬菜…。「很多人覺得吃素健康,但其實養分應該全方位攝取。跑步損傷要靠肉類蛋白質修補,就像我在日本剛開始不敢吃納豆、生菜、起司,這些都是很有營養的。」許教練說。

基本裝備
穿著輕薄舒適透氣,鞋子平常練習和比賽鞋要有區分,手錶可以挑有計時功能字幕大的。

身體生理的訓練
很多人平常都是耐力跑,但如果想讓成績進步,就必須訓練速度,例如:反覆跑、間歇跑、法特雷克跑。
★ 舉例:100公尺反覆跑,個人PB:20秒,用80%(20秒+20×0.2秒=24秒)速度跑。100公尺跑完後快走100公尺(30-60秒),10趟一組跑2-5組,每跑一組休息2-5分鐘,休息時心跳降到90-120。

還有很重要的肌力訓練,當然也可以將訓練融入生活中,隨時隨地訓練。「跑步是全身性的運動。」許績勝說,所以肌力訓練也是跑步訓練的一環,接下來許教練會幫大家示範段練肌力的環式訓練,通常有8-10項3組,每一項之間休息60-90秒,每組之間休息5-10分鐘。

1. 跨步走20公尺:

往前跨出去,後大腿跟地面平行,前腳膝蓋呈90度,推蹬起身兩腳交替前進。

2. 仰臥起坐20次:

這是進階版的V型仰臥起坐,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時往上抬起。

3. 跳繩100下。

4. 伏地挺身20次:
   
 
  


跪姿



進階的抬腿版

5. 俯臥躬身20次:


找一位搭擋幫忙壓住腳,擺盪幅度大一點,身體盡量抬高。如果自己做的時候,雙手在背後抓住,可以把雙腳放在沙發下,就可以完成。

6. 提腿跑30秒:

從步頻快微幅的小跑步開始,慢慢提高大腿的高度,提高到90度為止。

7. 擺臂100次。

8. 波比操10次:4個步驟。


蹲下手觸地


雙腳往後呈現伏地挺身姿勢
 

蹲下手觸地



往上跳身體打直拍手,觸地時膝蓋彎曲

挑戰馬拉松注意事項
★ 目標堅定:一定要跑完全程。
★ 練多少跑多少:「不要像看到很久不見的好朋友一樣,一起跑就衝出去。」許教練說,這樣跑不完全程的喔!
★ 賽前3個小時吃完早餐,吃的東西選擇清淡不油膩不刺激性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為主)。「我跑高雄馬拉松的時候,早上6點起跑,凌晨2點先起來吃早餐,在做休息,這是正確的。」許績勝說「我曾經在台北跑馬拉松,跑步前只吃吐司配甘蔗汁,跑到最後腳軟;也不要在比賽前喝柳橙汁,喝完柳橙汁胃會呈酸性的,可能跑到一半會吐。」
★ 適當的穿著、配備:易摩擦處塗抹凡士林、貼透氣防水OK繃…。
★ 中古比賽用鞋:剛講到比賽鞋和練習鞋分開,當然也不能穿全新的鞋子出去比賽,穿到9分新以下再去跑。
★ 綁鞋帶影片示範: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I5B1ng1as
★ 取水重點:拿水杯時以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抓水,拿到時杯口朝前,之後快速回正,喝水前把杯口壓扁,才不容易灑出去。
★ 最重要的一點:心情愉快,享受全程42K。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昇諺大哥的鐵人生活】-『8公里的挑戰』


 
2011年11月墾丁Ironman 70.3,拇指外翻加上痛風,完成游泳與自行車項目時,右腳拇指球又痛又腫,換上跑鞋時,因為疼痛腫脹一度無法將鞋子穿上。在T2浪費了一點時間,總算把鞋子套上跑出轉換區。轉換區周圍因為很多觀眾熱情的加油聲,當下似乎是感覺不到拇指外翻的疼痛,邁開步伐向前跑,但才跑到核三廠前的平路,雙腿抽筋,放慢速度緩解抽筋狀況之後,拇指球的腫脹與疼痛強烈襲來!!!!跑…好痛,慢跑…好痛,走…超痛!!!!因為處於領先,當下決定忍著痛跑完全程,但拇指球像幾千幾萬支針瘋狂的刺著外翻的部位,沒辦法維持正常的跑姿,只能用腳板外側著地,不正確的姿勢跑著,果然,在第一個補水站時扭傷腳踝,接著…剩下的路程跑跑走走,很痛苦的完成。

 大腿抽筋,腳踝扭傷,可以放棄嗎?

 
不能放棄,走也要走完全程!

完成成績不慎理想,過終點後請兩位學弟將我扛回房間休息。望了腫脹的右腳,當下決定…就開刀吧。

賽後不斷的跑醫院,希望詢問到一個讓自己能相信而且有安全感的醫生,後來透過醫生朋友介紹,在三軍總醫院骨科找到一位吳醫師,吳醫師帥氣的外表讓我異常安心,一段閒聊後發現吳醫師本身有跑馬拉松,也看過鐵人賽,對於我的右腳拇指外翻狀況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分析,吳醫師確定我往後的目標要繼續忘鐵人三項發展之後,決定幫我把外翻的骨頭削掉一小塊,讓外翻的角度鰾小,也比較不會因為穿鞋子摩擦讓痛風再次發作。於是,我們約好住院和手術的日期…

這一刀動下去,至少需要休息2~3個月,因為擔心手術後沒辦法像之前那樣的訓練和比賽,在開刀前幾天跟好友Jovi在吃薑母鴨進補時,討論要騎車一次騎個夠,於是決定挑戰一日雙塔,挑戰過程算是順利,在鵝鑾鼻燈塔拍照慶祝完成挑戰之後,代表著下一步就是做好心理準備,進手術房接受另一個挑戰。

在內湖三總手術的前一天,護士幫我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在住院表格上簽了名,掛上名牌,現在開始我是待宰的羔羊,心中感覺五味雜陳,原本陪我到醫院半手續的朋友確定我的床位之後,先行離開。一個人在病房內,幾度想要逃離病房,不願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身為一個運動員,應該是要健健康康,無病無痛才對,但有在運動的朋友都了解,把運動當做休閒的人都會身體健康,健保卡放到發黃,但是把運動當做競技的人通常都是一身傷,健保卡用到發狂。寧靜的病房內,躁動的心跳聲,運動場上神勇的戰士,變成焦慮不安的病人…那一夜雖然爸爸也在病房內,但我還是失眠了。

原本預定的手術時間Delay,妹妹也來了,等待的時間越來越焦慮,一夜沒睡的雙眼在等待時越來越沈重,就在要閉上眼睛時護士走進來了,終於也輪到我了。我明明是個堂堂的鐵人三項運動員,卻也必須躺在床上被護士和志工推向手術房,前往手術房的途中,走廊上的日光燈一盞一盞閃過,彷彿在數著過去的輝煌戰績,雖著日光燈閃過,一一走入歷史。我好害怕,要是手術失敗怎麼辦?要是手術完我不能跑了怎麼辦?在手術房內,麻醉師要麻醉前,腦海中突然閃過上未完成的夢想和目標,麻醉針次下去的同時,我告訴自己,沒事的,會一切順利。接著就昏睡過去了。

手術時間約90分鐘,在恢復室躺了多久不記得了,醒來後頭好暈,下半身沒知覺,試著動動手指,腦袋傳送用力的訊息給手指頭時,頭暈目眩只差沒嘔吐。醫生說手術很成功,接下來等麻藥退了再住院觀察三天就可以回家。聽到醫生這麼說,心情比較平靜了。在病房恢復的三天,有好多好多朋友們來看我,送了好多好多吃的東西,雞湯、蛋糕、水果等等,還有一包我最愛的士力架,當止痛藥退了時候就吃士力架,沒想到巧克力也有止痛效果(誤)。手術後的病房內,滿滿的愛與溫暖。
 
第一次換藥時,當護士拆掉繃帶,蹦出來的是一支陌生的…….豬腳?削了骨頭,放了鋼釘鋼片,這是我的腳嗎?心中滿滿的問號!

我:醫生,請問我的腳還能繼續跑嗎?
醫:先別想那麼多,但手術很成功,觀察兩天看看,
我:可是…
醫:對了…你的骨頭真的好大支!
我:#$%^&*()*&^%$

好一個轉移話題!手術前後一個禮拜,終於出院了!很難想像一個禮拜前我還是個挑戰一日雙塔的鐵人,一個禮拜後連走路都是個問題。每天洗澡都望著腫脹的右腳,很懷疑我是不是真的還能跑,每看一次就失落一次,看著臉書上大家不斷的相約團練,到處參加比賽,我卻只能坐在靜謐到讓人害怕的房間裡對抗著手術後的疼痛,我不怕痛,可是如果以後不能繼續在運動場上盡情的奔馳,那我的心會好痛。

快樂的時間總試過的特別快,痛苦的時間總是過的超級慢。在拆線前,回醫院複診了幾次,醫生都說復原狀況很好,可是我的腳還是很腫、很脹而且越來越無力,為了不讓右腳肌力退化,儘管醫生說不能用力,我還是試著用力走路,可是踩下去就直接痛進心理,清楚的記得那段時間,我的臉上失去笑容,感覺沒辦法再跑下去了,心中除了難過沮喪之外,還有一部分不服輸的因子躁動著,不行,我一定要試試看。


 

盼阿盼,終於盼到了拆線日。拆線當天心情特好,醫生依舊同樣的說法:復原狀況很好!當天我直接了當的問醫生:我等等可以去游泳嗎?我可以去跑步嗎?騎腳踏車呢?用膝蓋想都知道醫生一定說不行,可是我真的管不了那麼多了,拆線後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松山運動中心,換上久違的運動服裝,穿上跑鞋,感覺好像沒開過刀一樣,我要去跑步了!

 
小心翼翼的踩上跑步機,糟了,開始害怕,開始恐懼,緩慢的按下Start鍵,先來個時速4公里,走路的速度,每一步都很陌生,但感覺還好,時速一公里一公里的往上加,隨著速度變快,我越來越害怕,鋼片鋼釘會不會跑掉?會不會歪掉,骨頭長好了嗎?會不會斷掉?想跑又不敢跑,想踩又不敢踩,頓時我變得好遜好弱喔!不管了,人生就是要帶點瘋狂,按下時速8公里,就跑吧!

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是一般人熱身的速度,是我平常跑完間歇課表之後緩和的速度,可是現在,8公里好快喔!腳步跟不上,身體軟趴趴,雙腳好沈重,還有好幾次跑到軟腳!才跑了10分鐘,怎麼會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心跳的很虛弱,怎麼會這樣?這速度不快阿!我就像個小嬰兒在學爬,不行,這不是我該有的狀況,硬撐了30分鐘…虛脫了!雙腳不停的發抖,按下Stop鍵,頭以不回的離開了健身房,在淋浴間裡獨自一個人留下眼淚,開始懷疑自己,還能跑嗎?

時速8公里,維持了好一段時間,雖然跑的時間有漸漸拉長,但一直沒辦法將速度提昇,每當我有勇氣伸手按下加速鍵時,雙腳不爭氣的發軟,甚至停下來,有幾次速度加到8.5公里,但是跑不到3分鐘,又降回8公里。面對3月份第一場比賽,整剩下一個月時間,游泳沒水敢、自行車沒肌力,而跑步就更不用說了,我拿什麼跟人家比,我跑步時速只有8公里,很想比賽卻也害怕比賽,要站上起跑點,我必須先克服心中的恐懼還有超越8公里的那座牆。

 
掙扎了將近一個月,在農曆年過後,距離比賽(愛河三鐵賽)不到一個月,豁出去了。有拼有機會,沒拼沒機會。踏上跑步機,狠下心直接輸入時速10公里,能跑多久就跑多久,輸送帶慢慢的加速,戰戰兢兢的跑著加速著,10公里了,好快好快好快喔!好想停下來,可是停下來就等於沒進步,不能停,撐一秒算一秒,20 鐘過去了,還可以,還可以再撐一下下,一秒一秒的過去,在30分鐘的時候按了Stop。我進步了,也突破了,短短30分鐘汗淋濕了機器,喘的沒辦法說話,但心中的喜悅無法形容!雖然不快,但我總算跨越了心中那到高牆,夢想和目標還有一點點希望,還有機會可以達成,在這一刻,時速8公里的挑戰將記在我的回憶,提醒著自己時時刻刻挑戰自己,凡是再撐一下下,撐過去海闊天空。 


手術後復出的第一場比賽,愛河鐵人總成績第三名。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運動小知識】-『心態決定你的成就』



奧運剛結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選手之一就是美國游泳選手─Missy Franklin,賽前就備受矚目的她,也不負眾望的拿下4金1銅,可能大家不知道,他的訓練方式跟一般國手不一樣,經營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樣。

她一直待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間游泳俱樂部,跟著一群實力相當的選手一起訓練,她唯一的教練Todd Schmitz規定她每天只能游2小時,一星期5-6天。Missy每天游4000-5000碼(大約3600-4500公尺)之間,還不到一
般大學泳隊選手的一半訓練量,更不用說和其他奧運選手相比了。今年夏天,Schmitz教練甚至停掉了週六的泳訓,通常都是積極培育的青年種子選手須要練習的時間。

現在,很多父母學好心切,希望孩子可以得到運動菁英般的教育,所以讓他們只專注訓練一個運動項目,所謂菁英游泳俱樂部都是三級的,而Missy前進奧運的路上相較之下就比較傳統,17歲的她是業餘游泳選手,父母給她的觀念很棒,Missy把游泳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堅持讀普通高中,目前不接任何代言,也許等到上大學後才會考慮,就算成績輝煌,仍然想當一個普通的選手,這點也許一般家長可以多學學這其中的道理。

1. 最優先順序:恢復

很少運動員從休閒組進階到菁英時,有做到充足的恢復,美國訓練運動員的心態是:more-is-better(多就是好!),往往造成過度訓練、受傷或是精疲力竭,這反而讓身體有不好的影響。「不管你是奧運選手或是一般運動人,都需要讓心理和生理再一次充電。」Athletes’ Performance創辦人Mark Verstegen「恢復不只是身體的哲學,休息就像是讓身體享用豐盛的水果,不只是讓身體充電,重回運動場時可以充滿活力,而且更強壯,表現更突出。」

2. 質重於量

如果Missy Franklin可以讓自己的訓練品質提高、量減少,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舉例來說,奧運鐵人三項的路跑項目講求的是流暢、速度,還有最後衝刺的能力,很多人不做速度訓練,只注重距離有沒有跑到5K或是更長,「為什麼當有人說我今天去跑步,我們很自然的問起:你跑多長?」Verstegen說,其實應該尋找更有效率的、快速的訓練方式,菁英選手這樣做,我們也沒有差別。

3. Keep it Simple

可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issy所屬的俱樂部沒有自己的游泳池,取而代之的是在丹佛租各式各樣的訓練場地和設備,就算實力很強,在資源不足的狀況下依然很努力訓練,不可否認的,很難不去消費一些最新的訓練產品和訓練科技,誰不希望享受最新的訓練設備呢?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訓練設備,而是怎麼讓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那些人工作、旅行就算再忙也可以擠出一些些時間練習。

向奧運選手看齊,將自己的訓練調整到: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簡單就是最好的策略之一喔!

{參考資料:Core Performance}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人物專訪】-『下一個世代的黑馬哥─王秋竣』


「跑步就像你的好朋友一樣。」─王秋竣
 
記得第一次注意到秋竣是在2012年高雄馬拉松,拍照拍著拍著,跟到領先集團有黑色旋風和蔣介文,車子往前騎,突然看到了一個年輕的身影獨自跑著,看著這個生面孔覺得實在不可思議,直到這次專訪的契機,才了解那天的狀況,雖然秋竣說那天爆的很慘,學到了經驗,接著下一場萬金石馬拉松,策略改變,給了他一次美妙的經驗,最後以總排名第二拿下漂亮的成績,重點是前面和後面都是黑人選手,這也讓他有了「黑馬」的稱號。
 
今年22歲的他,是20歲世代的一枚新星,不僅在我們熟悉的馬拉松場上,還有在場內賽5000公尺和10000公尺賽表現很優秀,5000公尺最佳成績14:53全國排名第17名,10000公尺是31:01全國排名第15名,這都是他在去年創下的成績,今年在全大運更是拿下5000公尺和10000公尺金牌,同樣在今年慢慢轉戰馬拉松的他,慢慢的,大家會越來越常在場上看到他喔!
沒鞋照跑
 
就讀竹圍國小的他,從這時候開始接觸田徑,「國小參加田徑隊,那時候練跳遠,很像去玩的,釘鞋一整袋大小不一樣,自己挑。」秋竣一邊笑一邊回答,一開始玩樂性質的練習,直到國二正式接觸跑步,「國二加入田徑隊,覺得自己體力還可以,還有不想升旗。」秋竣說,這個年紀還是很好動,不過他的跑步初體驗非常有趣,「那時候沒有鞋子,我穿著皮鞋和制服去跑。」秋竣說,是到學校外面跑嗎?「也有跑外面阿!我還蠻佩服那時候穿那樣去跑。」他邊說邊笑,小編也非常訝異,只要當天學校穿什麼服裝,他就穿著去跑步,想到那個畫面就想笑XD
 
那時候練800公尺和1500公尺的秋竣,雖然練習過程聽起來搞笑,成績卻有很突出的表現,升上國三後,在當時專長的1500公尺項目桃園縣運拿下冠軍,而全中運也有第七名的好成績,慢慢練出成績,雙腳就這樣停不下來了。
 
 
 
高一出國比賽─非洲摩洛哥世界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秋竣代表台灣出賽2000公尺障礙,「那天比賽很震撼,每個人看起來像20幾歲,都比我高。」秋竣說,而且那次比賽經驗會這麼深刻也是因為…「跑之前身體有點奇怪,跑完後,嘴裡有血的味道。」秋竣說,從國三開始出國比賽的他,每次出國都是震撼教育。

馬拉松新勢力
2006年ING馬拉松是年僅16歲秋竣的初馬,果然…第一次都比較…「剛開始還在第10名左右,結果越跑越冷,跑到38公里,腦袋一片空白,然後倒下來,就坐救護車回來了。」秋竣說,第一次跑馬拉松每個人都有狀況,秋竣失溫了,而且沒有完賽,但是這並沒有讓他就此打退堂鼓,直到2012年開始在馬拉松場上逐漸嶄露頭角。
 
2012高雄國際馬拉松,是我們注意到秋竣的契機,但是在這之前他早已創了自己的最佳紀錄,「2011年12月底出車禍,膝蓋受傷休了一個星期,再隔一星期去跑富邦半程,跑了69分53秒,是我的半程最佳,再隔幾個星期的廈門馬拉松,前一星期有吃香蕉,除了膝蓋不舒服狀況不錯,也跑出我全馬最佳成績:2小時26分。」秋竣說,他在2012年有個好開頭。

但是,高雄馬拉松是他學到慘痛教訓的一次,因為一開始衝在最前面,「跑出去就像沒腦袋一樣,就想跟看看,沒想到結果這麼慘烈。」秋竣說「跑一跑,ㄟ~怎麼前面沒人。」,到底是什麼慘烈的狀況呢?「半馬之後就很累了,通常這就不是好現象,結果30K開始抽筋,最後12K很痛苦,想倒在路邊休息。」秋竣說「最後1K直線還被1、2個人超過,我無能為力,終點就在前面,但是很想坐下來,不想進終點了。」這樣一開跑就衝出去的勇敢行為,真的是需要經過訓練,但是,這次的教訓學起來成為他成長的經驗。
 
「學到教訓,萬金石(2012萬金石馬拉松)前1個禮拜有吃香蕉,結果有想抽的感覺,終於沒有抽筋了。」秋竣說,賽前的策略奏效,讓他經歷一場充滿成就感的比賽,「跑一跑看到一個人影,就有欲望往前衝,好像一疊鈔票(獎金)在跑,我要追到你囉!」秋竣說,這麼有趣的說法真是第一次聽到,當然獎金吸引人,成就感更是無法取代,「我在32、34、36K各超一個(選手)。」秋竣說,被超車的選手都是黑人選手,那天狀況出奇的好,之後隔一陣子的全大運,秋竣也拿下5000公尺和10000公尺雙面金牌,表現非常搶眼。
 
 
樂天派
 
當作聊天一般的專訪,因為秋竣的開朗個性,所以一開始就很輕鬆愉快,當聊到家庭背景時…「我有3個妹妹、1個弟弟,爸爸是市場警衛。」秋竣說,他頓了幾秒繼續說,「恩…其實我是養子。」小編瞬間停頓,帶著疑惑和驚訝:是真的嗎?「是真的啦!國三看戶口名簿知道的。」秋竣很平常的說,很訝異這樣的過去秋竣用很平常不過的語氣說著,「我是蠻樂觀的,又不是在演8點檔,看開了!」秋竣說,這段過去很複雜,「我爸爸結過三次婚,大妹跟我一樣是領養,2妹和3妹是第二個媽媽生的,弟弟是第三個媽媽。」秋竣說,他越說小編越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之後才知道其實當初並沒有表面上這麼平靜,他淡淡的說:「第三個妹妹出生,我跟媽媽吵很兇。」再怎麼樂觀心中還是有些情緒。像是背上的蜘蛛紋身,就是失戀後紋上去的,為什麼呢?秋竣淺淺的回答一句:「毒阿!」沒有再多說什麼,表面樂觀堅強的他,選擇用紋身的方式提醒自己,紀念一段傷得很深的戀情,這個例子讓人看到他淡然外表下其實還是有著敏感細膩的心。
 
還好秋竣看開了,天性樂觀的他也沒有學壞,正值國、高中愛玩的年紀,幫忙阿嬤推小攤販賣冷飲,一邊練著他喜歡的跑步,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跑步,讓他可以排解掉這些情緒。在練習低潮時也是一樣樂觀,「高三時受傷腳底筋膜炎,狀況時好時壞,還是照練,腳很痛的時候心裡有想過要放棄,但是練完很累的課表,又很有成就感。」秋竣說「心裡就想:練的這麼累都撐過了,還有什麼難的。」就這樣樂觀的他心中閃過放棄的念頭,但是,並沒有放棄也學會轉念,堅持走自己的路,直到最後傷才慢慢好起來,「後來打2、3次類固醇才好,其實對我打擊還好,因為我樂觀嘛!」秋竣說,遇到挫折、失敗時,很佩服自己的學長路跑王吳文騫,練習的時候總是堅持不懈,去年受傷也不放棄跑步這條路,所以秋竣也堅持下去,不停跟自己喊話:「這一次的傷痛,不過是一時,堅持下去之後會有美好的未來。」
 
他又補充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畢竟經年累月下來,有感情了,不能一時放棄。」這表示他和跑步之間有了深厚情感,沒辦法取代了。

跑步好朋友
 
「跑步就像你的好朋友一樣,把它當朋友,每天跟它玩,幾天沒見到它就會疏遠,如果每天接近它,成績就會越來越進步。」秋竣說「看著這個朋友有所成長,就越來越喜歡它,替它驕傲。」

 
到底對跑步有多熱愛呢?「過年宿舍關門10天,放了2、3天假很開心,但是好像少了什麼?不由自主想找這朋友。」秋竣說,因為喜歡所以甘願付出,剛從大陸吉林省移地訓練回來的秋竣,每天辛苦的訓練,身體痛苦,但是成績和成就是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從高三就出去移地訓練,第一次去昆明海埂訓練基地;第二次去吉林,跟吉林省省隊一起訓練;第三次去昆明成貢訓練基地,這次去吉林,回來後8/24要比桃園縣運。」秋竣說,每次出國移地訓練,對他來說有新鮮感,可以練的比較多,同樣的也比較累。當一般學生在放暑假玩樂時,這些選手們看似出國玩樂,其實是在接受比平常更辛苦的訓練。練習很辛苦,所以平常的休閒娛樂,就是...「運動的話,電競運動算嗎?」秋竣說,小編馬上大笑了XD因為練習很需要體力,休閒時光喜歡待在家,場上陽光男孩,私底下就是陽光宅男。

 
對於未來,他想繼續和跑步當好朋友,「研究所念完之後,希望可以當專任教練,跟學生一起練。」秋竣說,心目中的理想呢?「如果有辦法,希望可以拚里約奧運。」他想跟自己的偶像、大學長吳文騫一樣前進奧運,就讓我們給這匹黑馬鼓勵,祝福他有精彩的未來。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主題賽事】-『2012大腳丫鐵人三項錦標賽,夏日的鐵人大聚會』


炎炎夏日,鐵人賽季早已結束,想必所有鐵人都很想念賽場生活,來一場二鐵賽可以止止鐵人們心裡的癢,比完賽後,再來一碗香甜的黑糖剉冰,跟賽場上的朋友聚在一起,完全就是享受。

一早來到會場─清水自由車場,就是這次代表台灣出賽奧運的自行車選手蕭美玉,她的練習場地,這裡可是有奧運選手的氣場喔!
 
比賽起跑,就發現很多好久不見的三鐵菁英選手,成淵高中的張團畯、魔鬼士官王金晴、國訓隊李宙諺和大腳丫的江晏慶等等,看來大家暑假在家腳癢,忍不住出來參賽囉!

比賽路線先繞清水自由車場一圈,接著開始跑下坡。


一開始,老將吳有家衝在最前面,而張團畯、王金晴、江晏慶和李宙諺則成為第二集團緊跟在後。

 
跑步路線一路都是在鄉間小路中,差不多2-3人寬,最能體驗濃厚鄉土味的,就是兩旁的荷花田和稻田,有種讓人懷念的味道。

 
遠看跑者真的很像跑在田裡,一片綠油油的景緻真的太美了。

 
身邊除了有綠的發亮的稻田,還有灌溉溝圳與休耕的水田。

 
比賽的第二特色,就是自行車一開始5K的連續緩坡,騎公路車的騎士們都已經歪歪斜斜了,更不用說計時車騎上坡更是以大S型前進。

 
天氣很熱,路線也有一定難度,所以路邊開始出現這有趣的景像,中後段的選手開始坐下來休息乘涼,競爭氣味瞬間降低XD

熱天+上坡的比賽不時出現的畫面:抽筋、沖涼。

 
騎山路時也需要小心安全,摔車的狀況很常發生阿!

 
比賽繼續到路跑段,看著起起伏伏的路線,就知道這場比賽真的有難度。

賽場焦點
這次魔鬼士官王金晴一出馬,就巴掉所有選手,以1小時33分16秒奪冠;而第二名則是來自金門的黃世昌,以1小時34分36秒拿下;國訓隊的李宙諺則以1小時35分10秒拿下第三名。

大腳丫的江晏慶這次為了去月底的蒙古越野挑戰賽,訓練量太大腳踝受傷,這次負傷參加,還是以1小時36分50秒拿下第4;成淵高中田徑隊才剛從金門移訓回台不久,年輕小將張團畯就出現在賽場上,也拿下不錯的成績,以1小時38分30秒拿下第5,希望他可以勇往自己的夢想,高中畢業後可以成為優秀的三鐵選手;最後這位浩捍鐵人隊的中生代選手賴錦源,是賽場上的常勝軍,去年以第四名之姿拿下南投國際超級鐵人三項賽,在他前面的選手都是賽場上菁英─楊茂雍、魏振展和江晏慶,真是實力堅強。

而這次女子組前三名之中,施靜慧(左:以1小時52分50秒奪下女子總排第一)和許小薇(右:以2小時06分25秒拿下第三)都是賽場常勝軍,而中間這位年輕女孩何昕樺,她在98年全大運10000公尺拿下冠軍,這次以2小時01分07秒拿下女子總排第二。

 
這次參賽的還有老將吳有家、孫吉山和…疑…這不是豐原慢跑一哥羅世杰,第一次看到他以車手之姿出現在賽場上,拿下分組第四的好成績。

 
國訓隊的開心果邱韋強這星期一去當兵囉!接下來到明年,可以看到他出賽的機會就不得而知了,祝他好運囉!還有浩捍鐵人隊的謝文皓、DWD三鐵社最勞苦功高的元老黃柏青。

這次柏青哥帶著自己的兒子恩恩到現場來,我們看到了這一幕,當DWD對友車子須要打氣時,恩恩不只是在旁邊幫忙加油,他幫忙拿打氣筒給隊友,甚至幫忙打氣呢!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以後一定也是厲害的運動人。


還有賽場上最登對的夫妻檔之一,神雕夫妻 ─ 蔡弘誠和何翌如,看他們每次出賽都拿下漂亮的成績,夫妻可以一起運動真是美好。
 
回到比賽現場,這次比賽看次競爭,其實現場充滿歡樂、休閒的感覺,連領先集團的王金晴和緊追在後的黃世昌,從對向折返時,明明只差幾百公尺的距離,仍然互相幫對方打氣,這樣的氣氛真棒!
 
還有,明明是後段的選手,也有一堆朋友幫忙加油打氣,享受像明星般的相機連拍,其實,名次真的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享受其中。

 
經過鐵路下的涵洞後幾百公尺,就回到終點完成比賽了。

 
頒獎時,還有小花絮,本來靦腆的晏慶上台都有點害羞,表情專注... 很少看他笑的這麼開心過,原來是頒獎時孫吉山大哥在台下大聲喊:晏慶~ 笑一個嘛!晏慶瞬間臉紅害羞的笑開了,展現陽光爽朗的一面。

 
現場每個人都可以吃一碗香甜的黑糖剉冰,夏天吃這個超級美味,三五好友坐下來邊吃冰邊聊天,就是週末來比賽最大的享受。
 
 
吃冰是滿足口腹的享受,而正妹就是滿足眼睛的享受啦!實在是太美好了!


比賽就讓我們用稻田美景畫下句點,希望明年大家也要一起享受喔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