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每個運動員都需要單腿訓練

don1don_單腿訓練


當進入健身房時,你也許會看到大多數人正執行深蹲(Squat)或是硬舉(Deadlift)動作,沒錯,這兩個動作對於發展肌力來說十分之好,但會不會有更好的呢?


單腿訓練(Single-leg training)對於發展身體的平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在過去,單腳訓練動作只是作為傳統雙腿訓練的輔助或增補的工具,而現在一些專家正開始視單腿訓練為主要的訓練。


加入單腿訓練後能為你加強平衡力,不管是進行衝刺跑或是突然轉換方向等動作,身體兩側產生的力量將會更加相近;而單腿站立時的不穩定狀態將能夠訓練到更多小肌群,身體的穩定度會得到提升,受傷的風險也會降低,這些好處是無法從常規動作中(深蹲或硬舉等雙腿動作)訓練得到的。


它的好處並不只如此,單腿訓練比起雙腿訓練更能促進肌肉生長以及發展更佳的肌力,因為單腿動作能夠刺激更多的肌肉(徵召到更多的肌肉纖維);假如一天你做完單腿深蹲後,接著再進行傳統的雙腿深蹲,你很可能會突破個人的最佳紀錄!


然而,縱使是單腿訓練的支持者,他們也都認同傳統的雙腿訓練(特別是奧林匹克式舉重)對於任何一種運動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肌力訓練中並不能只偏向於單腿或雙腿動作,而是應該兩者相互配合,這樣的訓練方式將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Ruth Charlotte Croft挑戰尼泊爾聖母峰超級馬拉松60公里賽

此時此刻,來自台灣三重箭歇團的紐西蘭籍女子長跑好手Ruth Charlotte Croft正在挑戰世界著名的「尼泊爾聖母峰超級馬拉松60公里」賽事,中途需經歷嚴峻的高山雪地賽道與低溫、低含氧量的多重考驗,挑戰艱難,一起來為Ruth加油!


don1don_Ruth 2014喜馬拉雅01


本張是11小時前Ruth從當地傳回來的賽前最新照片


尼泊爾聖母峰超級馬拉是世界10大超級馬拉松賽事之一,在海拔高達5184公尺的高山舉行,須面對除了惡劣氣候外,在低含氧量與低氣壓下進行極限運動,身體承受的強度難以想像,不僅要有優異運動能力,必須同時具備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


賽事官網 : http://www.everestmarathon.com/intro


don1don_Ruth 2014喜馬拉雅03


常參加比賽的跑友們,對於在越野跑甚至路跑賽中常見的菁英好手Ruth一定不陌生,來自紐西蘭的Ruth在去年2013年10月曾拿下馬來西亞那魯巴聖山攀登馬拉松賽的女子冠軍,不同於賽場上飆速的霸氣,私底下的Ruth是位謙虛低調又親切的可愛女孩,讓我們一起為她加油 !



don1don_Ruth 2014喜馬拉雅02
註 : 隨著空氣含氧量的降低,人體吸入肺部的空氣含氧量也必然減少,造成組織缺氧,影響人體機體組織的氧化過程。因此,從海平面低的地方到高原,人們都會感到氧氣不足,因而產生一系列不適反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山反應。高原氣壓低,空氣密度小,含氧量比內地平原少25%至30%。大氣壓的高低主要決定於海拔的高低,即海拔越高,大氣壓越小;海拔越低,大氣壓越大。<台灣Wiki>


 


 


文字 : 三重箭歇團總教練 黃崇華


照片 : Ruth / 大會官網


The North Face Taiwan贊助Ruth參加本賽事



【失衡的鐵人-涂景文重返226之旅】第八集 – 痛/快過日子,瀟灑走一回

我們的行為雖然可能受到阻礙, 卻阻擋不了我們的意圖和傾向 。因為我們都具備包容和適應的能力,而心都能順應並將阻擋行動的障礙轉換,以符合我們的目的。


妨礙行動的障礙反倒促進行動。


擋路的障礙反而變成往前進的道路本身。


-馬可 Ÿ奧理略  「沈思錄」


失衡的鐵人no8_03


前幾天坐捷運的時候我生平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坐「博愛座」。中午前朋友傳簡訊問我要不要他幫我買素食便當。另外一位朋友出去辦事時打電話回來說他看到一支可以當拐杖的雨傘,問我需不需要。


是的,今天我不太像準備在墾丁「重返226」的人。如果像「阿甘」說,人生真的像一盒巧克力,有時連巧克力都吃不到,需要先乖乖等待一段時間!


在上一篇【失衡的鐵人-涂景文重返226之旅】 的專欄文章中,在自家後花園重拾運動的初戀,我提到4月12日跑The North Face 50K時「舊傷」稍微發作了。所指的舊傷是五年前腳趾頭大力頂到,造成關節處裂開。當時雖然腫很大又很痛,過沒多久消腫後沒什麼感覺,於是我除了冰敷外沒特別治療。不過,去年恢復跑步以來感覺得到舊傷還在,而隨著時間一直從小麻煩的隱憂惡化成為頑強的壞惡魔,甚至在這次50K越野賽後痛到有如骨折的感覺。於是我約了新店慈濟醫院的骨科足踝專家咨詢,檢查結果發現右腳大拇趾關節長骨刺。 醫生還幽默地說是 「跑太多,使用過度」導致,並建議治療。


醫生又附帶一句話說,這樣應該可以「多使用幾年」!因為惡化的速度快速,跑步一次比一次痛又無法使上力。這種問題不會因為休息自己就好起來。如果不是跑者,我或許能跟腳傷和平相處,也有可能用比較溫和的中醫療法紓緩傷痛,但考慮到生活不可缺少的跑步我還是選擇採用西醫的侵入式治療方法, 依「長痛不如短痛」的考量決定盡快進廠修理,開刀將骨刺削除。


開刀的日期幾乎剛好是我正式恢復規律運動後屆滿一年。


 


暫別前再跑「神山」


才排定5月17日的開刀日期的隔一天我接到來自醫院住院中心的電話,說有人取消了開刀,明天可以住院,後天開刀。可是依我跑者的個性,猶如知道時間不多的末期病患一樣,我還想在開刀前多跑一跑,因此我已經在網路上發佈真武山團練的消息,想跟跑友們再跑一次我特別愛的路線當作歡送我去開刀的暫時離別禮。


失衡的鐵人no8_01


進廠保養前再跑真武山。對我來說,重返最愛跑的真武山比重返226意義更大。(照片來源:周修名)


開刀前一週,5月10日,來碧潭團練的跑友人數創新高,而剛好那天有專業的導演來全程拍攝。我不是主角,只是其中一個導演採訪的跑者來呈現跑者的心理和探討台灣的跑步風氣。部份針對我的跑步,工作,和訪談的畫面將收錄於他獨立製作的紀錄片。


 


不讓挫折變成挫敗


雖然開刀的決定果斷,堅定,突然有種莫名的失落感籠罩了我幾天。因為本身屬於感情較豐富的多愁善感型,我喜歡觀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這時候我問自己,這樣的感覺是對無法訓練,沒辦法參加原先報名的墾丁馬拉松和LAVA 226的失落感呢,還是純粹對挨刀和術後的治療和復健過程的未知的小小恐懼?實際上我不太會對曾經沒有擁有過的東西依戀不捨,所以不參加比賽不會讓我感到很失望。反正,沒有比賽的成果總有這段時間訓練過程中的體力和回憶,那些團跑真武山和獨騎羅馬公路的記憶即使沒有比賽的最後「認證」還是人生故事裡不可磨滅的章節。


IMG_8460


準備226時數次獨騎「羅馬公路」


經歷過幾天的失落之後,面對開刀以及術後恢復的過程我心中無恐懼,反而越接近開刀日期越從容。因為我越思考這個問題越發現其中的機會點。反正,既然我開刀的目的,像俗話所說,是「為了走(跑)更遠的路」,那麼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只要我認真做好復健又不要太急,復原後就能繼續跑下幾十年,而不能跑的這段期間我能做的事情還真多。


 


暫時無法做的事情



  • 跑步

  • 開車

  • 走路(長時間/快速)

  • 騎自行車

  • 應徵「太陽馬戲團」的工作


 


能做的事情


    在不壓到開刀的腳並不需要用腳出力的情況下能用瑜伽墊和抗力球:



  • 鍛鍊核心肌群

  • 進行腳部復健

  • 做重量訓練

  • 光明正大的使用「博愛座」


    拆線並確認傷口痊癒後:



  • 游泳

  • 水中漫步

  • 在攝影棚裡工作


 


 失衡的鐵人no8_05


 第一次用「博愛座」。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好。


能做和不能做的比較之後發現,原來我暫時不跑步不騎車反而還能利用機會做一些之前一直忽略和不努力進行的訓練,如核心肌群,重量,以及三項中最討厭的游泳訓練。而且,以前臀中肌拉傷時曾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無法在陸地上練跑,以水中漫步(模擬跑步的動作)代替跑步的效果很神奇,賽前約10天回到陸地上跑不但體能絲毫沒有衰退,反而跑步的表現還稍進步!所以我這次還有一點期待每天到游泳池除了正規的游泳外還額外做的水中跑步訓練。有機會的話下次跟大家分享我的「水療」過程和心得。


 


開刀的幸運兒


在我長達數十年的跑步生涯中我經歷過高峰也走過谷底。其中的低潮,有的是身體疲勞和心理倦怠引起,但除了那次肌肉拉傷外我幾乎沒有受傷到無法跑步的地步,更未曾因受傷需要開刀過。嚴格來講,這次受傷也不是運動傷害,只是運動讓舊傷加劇。所以我還是覺得自己能跑跑跳跳這麼多年而都無大礙很幸運。


抱著幸運兒的心態,當我躺在手術台上準備接受半身麻醉後託付醫療團隊將腳關節的骨刺取出時,那種感覺跟數百次的比賽前經驗很像:挑戰即將開始,而心中自己很清楚如何應對。


失衡的鐵人no8_02


躺在病床上苦悶,想知道用枴杖能走多快


開完刀之後,當醫護團隊忙著縫線並包紮腳時醫生拿一個玻璃罐來給我看。裡頭有約六片銳利物,每個像一公分長的刀片或鯊魚齒。看到這些原來長在我腳趾頭關節上的東西時我很確信這次開刀的決定是對的。這樣也讓我對接下來的恢復工作有更堅定的決心。


失衡的鐵人no8_04


怪咖!術後走路需要穿特製的「前足減壓鞋」


手術後住院時朋友給的鼓勵、協助以及及時送來的熱咖啡和早餐,溫暖的關心也讓腳的短暫痛楚迅速消散。其中一位來探病的朋友由於前一天才跑過生平初半馬,呈現嚴重鐵腿狀態。剛拔掉點滴並開始用拐杖走動的我在病房裡苦悶,還挑戰他繞八樓看誰比較快!出院後我走路需要穿特製的「前足減壓鞋」,走幾分鐘後腳還會發炎,好像在提醒我需要學習先跟腳痛和平相處一段時間。


 


道路搶修中,請繞道而行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遇到坑坑洞洞,與其當作障礙停在半路上不走還不如尋找替代道路繞繞看還有什麼沒見過的風景,走過的路。再說,運動員本來就需要過很規律的生活。手術後也一樣,甚至需要更謹慎。既然習慣過規律的生活就很容易接受每天都該做的治療和復健。還有因為運動量減少,身體又需要優質的營養,所以我在飲食方面必須更加嚴謹,希望這段時間實行的飲食法能變成習慣,一直應用下去。


失衡的鐵人no8_06


冰/熱敷


醫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在陸地上跑步,只保守建議「宜修養三個月」。不過,雖然我明知這種事情急不得,不宜定時間表,對自己的恢復能力和進行復健的決心有絕對信心的我容易開始胡思亂想,因此我已經挑選了一場馬拉松當作復出後的慶典。比賽名稱和日期只有好友和主辦單位知道。如果到時候還是無法如願參加,總是還有很多場等待著我。回到226的賽場上也一樣,從去年五月我發誓這輩子不再參加超鐵到復出一年內能隨時參加50多公里的超馬並準備再玩226,接下來有什麼樣的機會和發展還很難說,但是只要還有機會一定要把握就對了。相信只要我夠努力練游泳,核心肌群,並控制飲食,說不定那六片骨刺在不久的將來內能轉換成六塊腹肌!


咱們幾個月後
路上見囉!


 


特別感謝:這次住院期間來探病和來電寫簡訊的朋友們。即使開的是所謂的「小手術」,當麻藥方退,一個人在病床上打點滴時最渴望的是身邊能出現熟悉,友善的面孔。逗我笑的,送我喝的吃的治療用的又叫我工作的,扶我到廁所去好不容易尿出來的各位好友,我何德何能?開刀不好玩,但有你們我能順利渡過去。感恩 :-)


 


圖、文:涂景文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讓你轉換的速度像菁英選手一樣快

don1don_轉換速度


你可能會覺得永遠都沒辦法像鐵人三項的菁英選手一樣,以飛快的速度完成轉換動作,但其實鐵人三項的轉換只是一些技巧而已,只要在平常多加一點練習,你的轉換速度也可以變得越來越快,以下為你推薦一個訓練轉換的方式。


 


事前準備的東西


比賽用的公路車、安全帽、跑鞋、卡鞋和其他所有你在比賽上需要用到的東西,例如號碼帶、手套、太陽眼鏡、襪子等等。


 


暖身


請放輕鬆,這個練習並不是要讓你很累,首先以最大心跳60-70%的強度騎腳踏車10-15分鐘,然後跟比賽一樣脫掉卡鞋和安全帽,再換上跑鞋慢跑10分鐘。


 


主菜單


暖身完成後,請到安全的道路上,以最大心跳的75-80%,迴轉數維持在85-90rpm之間,騎5-8分鐘,然後回到自己設定的轉換區,以最流暢最快的速度換上你在比賽時會用到的跑步裝備,進行4-6分鐘的節奏跑;以上的流程進行四組。


這個訓練的目標在於讓你更熟練轉換的程序,以及騎車後再轉換到跑步時的感覺,讓你在真正比賽時轉換得更順暢;另外也可以在這個訓練上多嘗試一些變化,例如橡皮筋固定卡鞋的位置、安全帽的擺放方式、鞋帶的設定等等,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縮短轉換的時間。


如果附近沒有適合的道路,可以選擇在訓練台或滾輪上進行;另外如果你想要在比賽時轉換得更完美,可以試試看:3分鐘騎車+2分鐘跑步,進行10組,讓你得到更多練習轉換的機會。


如果你是進階的選手,可以嘗試6組以迴轉數85-90rpm之間騎5分鐘,再用比賽或是比比賽更高的配速跑4-6分鐘,腳踏車的強度由第一組(75-80%)慢慢加強到第六組(88-90%)。


緩和


進行約10分鐘的輕鬆騎,讓身體降溫以及讓雙腳得到放鬆。


 


資料來源:220triathlon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速報】2014LAVA 226 鐵人三項系列賽屏東墾丁站 ‧ 高雄鐵人崔毅軍奪冠

 


don1don_2014 LAVA226_00


頂著34度高溫,LAVA 226鐵人三項系列賽在屏東墾丁展開,早上6點選手們在小灣進行3.9公里海泳,外海的湧浪與水母讓選手們吃足了苦頭,緊接著長達180公里單車項目,沿著台26線由墾丁往滿洲前進,繞行3圈,累計海拔爬升約1100m,上坡、溫度與捉摸不定的風,考驗著選手們的抗熱能力與耐力,最後42公里的馬拉松,跑在墾丁大街與帆船石間,看似和緩的上坡與午后驕陽,侵蝕的選手們僅存的體力與意志力,能克服考驗者將獲得超級三項鐵人之榮耀。(挑戰失敗也有殘念獎牌)


<賽後統計>
完賽率 : 96/137 (約70%)
最高氣溫 : 34度


 


don1don_2014 LAVA226_02


隨著時間過去,許多選手因為身體狀況沒辦法再繼續戰鬥而退出比賽,在全程組仍在單車上與狂風及上坡惡鬥之時,由趙益生、鄧東洲及王榮生所組成的鐵三角隊伍,領先群雄近1小時的時間在馬拉松賽道上奔馳,最後以10小時03分22秒的成績,完成三項接力,成為本次賽事最快完成的隊伍。


 


don1don_2014 LAVA226_03


全程男子組方面,高雄鐵人隊的崔毅軍以11小時20分29秒的成績拿下今天冠軍,在賽後表示賽前他曾多次進行賽道環境探勘與練習,今天的單車賽道集合了所有墾丁最難纏環境因子,並不容易征服,他是靠著對環境了解的地主優勢與穩紮穩打的節奏,順利完成比賽。BH-ROTOR 張景翔以11小時49分05秒的成績拿下總成績第2名,在奔入終點後開心激動的親吻老婆,他表示這個月經歷51.5公里、113公里及226公里三種距離的鐵人三項賽,身心俱疲,接下來要好好的休息一下。第三名是嘉義鐵人劉奇泓,成績為11小時11小時57分09秒,來自嘉義的劉奇泓對於今天的高溫並沒有太多的不適應,優秀的單車與耐熱能力助他今天取得好成績。


 


don1don_2014 LAVA226_05


don1don_2014 LAVA226_04


全程女子組方面,ORBEA鐵人俱樂部鄭家雯以13小時17分07秒拿下女子組冠軍,鄭家雯表示她這個5月,共參加了51.5公里、113公里及226公里三場鐵人三項賽,從賽事中獲得不少經驗,今天秉持著慢慢來,比較快的精神要求自己在最節省體能的情況下,一步步的完成她人生的第一個226超級鐵人三項賽。女子組第二名為後則由高雄鐵人李文雀拿下,今天的游泳時的湧浪與水母,讓她吃了不少苦頭,也影響到單車項目的成績,但最後能拿下第二名,她仍表示相當開心。


 


圖片 / 文字:趴趴牛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2014 PUMA螢光夜跑─夏夜裡的螢光嘉年華

今年螢光夜跑的前一個禮拜因為鋒面關係,造成天氣狀況十分不穩定,大雨小雨斷續的下下又停停,讓人很擔心活動像去年一樣得在雨中進行,不過就在開賽前幾小時,很幸運的,老天為了今年的一萬人參加者,特地在這個時段給大家一個沒有雨的好天氣,雖然氣溫稱不上涼爽,但總是比在雨中濕淋淋的奮戰來得好。


小編在天色還沒有暗就抵達會場,發現今年2014螢光夜跑的規模比去年還盛大,不單是場地佈置,甚至來參加比賽的藝人也比往年多很多,在比賽前幾個月主辦單位PUMA還貼心的請教練為這些藝人們作特訓,所以這次的藝人也都全部參加菁英組14.3公里的賽程。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看這場萬人螢光夜跑吧。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01


比賽當天小編提早到了會場,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還不到五點穿著螢光色活動服的跑者們,就紛紛的開始湧入現場。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


好奇的小編循著隊伍往前一探究竟,原來是贊助廠商的攤位有好康的啦,還有幫忙跑者噴肌樂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4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5


現場有PUMA全系列的路跑運動系列展示。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7


由史丹利與夜貓嗜跑團成員正在後台整理服裝,男生的部分是由幾位潮流設計師所組成。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6


名模林可彤近期工作滿檔,但還是抽了出時間參加專業訓練,去年的螢光夜跑完成5公里賽程,今年挑戰14.3的菁英組,增加了近三倍距離,想必參加集訓之後有顯著的效果。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8


夜貓嗜跑團女生成員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9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0


夜貓嗜跑團男生成員,他們穿著的跑鞋,頗有巴西風格的配色,連襪子的搭配都十分有特色。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1


藝人外卡團體,去年也有參加的陳漢典,由於去年鋒芒被鳳小岳給掩蓋,今年再度捲土重來,是必要拿到好成績,訪問的時候偷偷地問能不能跟夜貓嗜跑團女子隊一起練習 XD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2


男女隊員大合照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3


主播團這次也聲勢浩大,許多運動主播都來參加活動,一面採訪又可以運動,好羨慕呀~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4


天還沒黑起點已經有人先來卡位準備出發了,畢竟這次參賽人數眾多,能擠在前面對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5


這次14.3公里都升級成菁英組囉~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6


起點旁DJ放的熱力音樂,讓跑者們還沒起跑就已進入狀況囉~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7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8


參賽人數破萬可不是灌水的,長長的跑者人龍,足足塞滿了整個賽道,賽道滿載的狀況也持續了超過半個小時,足以媲美年度的馬拉松盛事。從制高點往下看去,每位跑者都像是小小的螢火蟲一般,在黑夜裡優雅的前進~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19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0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1


活動路線沿途都能看到美麗的夜景,由於端午節將近,河濱公園也放置了龍舟來應景,端午節時大佳河濱公園也是傳統的龍舟比賽場地喔~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2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3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4


咦!怎麼塞車了!原來是五公里組折返點路線比較窄了些,前面的跑者放慢速度補充水分,所以讓後面回堵的小小的一段,不過倒沒有影響到大家的興致,都很熱情的向鏡頭打招呼。說也奇怪?第一張照片裡怎麼好像有個……..天線寶寶 XD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5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6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7


回到主會場,這次的抽獎活動,主辦單位別出心裁地想出了多重抽獎的遊戲,其中包括傳統抽獎,上台賣力的衝刺,最特別的就是賓果了,號碼由台上的號碼機產生,這個遊戲可說是人手一券希望無窮呀!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8


賓果沒中沒關係,還有下一輪,但是抽獎券要記得投進摸彩箱才有機會~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29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0


頒獎!其中獲得男子第三的是前兩個禮拜在花蓮鯉魚潭舉辦,Red Bull-Wings for Life路跑獲得冠軍的李智群。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1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2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3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4


頒獎結束後,接下來就是每年螢光路跑的重頭戲了,去年的大嘴巴和黃小琥已讓現場觀眾為之瘋狂,今年特別請到了兩位鐵肺雙姬,戴愛玲和A-Lin,她們震撼人心的嗓音,已經讓現場所有的跑者們醉心了。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5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6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7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8


最後為各位獻上這次的最佳造型獎。


don1don_2014 Puma螢光夜跑_39


今年的螢光夜跑由於參加人數超越去年許多,所以出現了一些賽道不敷使用的塞車狀況發生,讓有些跑者無法達到自己應有的水準,但螢光夜跑的趣味性仍然不減,也成功帶動了跑者們夜跑的風潮,讓喜歡夜跑的人越來越多,相信主辦單位有了這次的經驗,下次的活動一定更盡善盡美。螢光夜跑的可愛螢火蟲們,我們明年見囉~